<DIV align=left></DIV> “少花钱、看好病”,这是每一位病患和家属们最朴素的愿望。可一些活跃在各大医院急诊室里的医托,却利用起了患者“有病乱投医”的心理,虚构事实、为不法医院揽活,让备受疾病折磨的病患雪上加霜。一位在医院旁开了四年旅馆的女老板耳闻目睹了一幕幕医托行骗丑剧后,向本报“3·15消费监督台”热线80889088进行了举报。3月10日、11日,记者连续两天对活跃在青医附院急诊室里的医托们进行了暗访。3月11日,记者配合山东青岛江苏路派出所,将9名青岛广济医院的医托当场抓获。“医托就是医疗毒瘤!”有关专家表示,彻底整治这一丑恶现象,需要多部门携手重拳出击。 讲述 “热心人”其实是医托 张女士是平度仁兆镇人。为了给小女儿治疗血管瘤,张女士一家四口从平度来到青岛,住在平原路上的一家小旅馆里。由于大女儿雯雯身体也不是很好,张女士就想趁这个机会也给雯雯看看病。3月9日上午,张女士夫妇带着雯雯在青医附院挂号时遇上了一位“热心人”。据张女士说,“热心人”自称是一位老师,说自己的孩子曾也有同雯雯一样的病,在一家叫“青岛广济医院”的地方治好的,那里看病比较省钱。按照“热心人”的说法,那家医院有位聂主任是青医附院的退休大夫,看病很在行。“为了省钱,我们去了广济医院。聂主任给开了服药,说大女儿是牛皮癣,一共要了我810元。”张女士回去把这事告诉旅馆老板赵女士后才得知,自己遇到医托了。 好心的赵女士拨打了青岛广济医院的电话,“如果你们不退钱,我就报警。”医院立刻安排人给张女士全额退了所谓的“药费”。 骗得病人差点跳楼 旅店老板赵女士说,她在青医附院旁已经开了4年旅馆了,“我这里住的主要是来青医附院看病的外地人,我耳闻目睹的医托太多了。”去年春天,一位来自鞍山的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房客被医托骗了,爬上了青医附院的楼顶准备跳楼。“当时是我一把把那个年轻人从楼顶上拉下来的。”“我上了岁数了,也不怕这些骗子,但光靠我一个人的能力,根本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抓一抓这些医托。”赵女士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暗访 手握病历专盯外地人 3月10日下午1时许,记者来到了青医附院一楼门诊大厅。熟悉情况的人告诉记者,这里有不少医托,“这些医托很好认,衣着还算体面,手里拿着本病历,在大厅里一个劲儿地转悠,找病人搭茬。” 记者一进门诊大厅,果然发现了一群奇怪的人。他们扎堆站在大厅门前,向医院大门口不停张望,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对着病人指指点点。“他们在找目标呢。”知情人告诉记者,这帮人每天早上7时30分就开始聚集到医院急诊大厅里,要晃悠到下午4时之前才离开。经过观察,记者注意到,这些医托选择目标有一定规律性:往往身着比较朴素,看起来风尘仆仆的外地病人,他们都爱上前搭话。 半个多小时后,一对老人走进门诊大厅后,立即被这伙人盯上了。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医托跟着老人上了三楼心电图室,记者也随后跟上。当女医托走近两位老人时,像碰到老熟人一样装作上前打听:“您来看什么病啊。” 老太太回答:“我老伴老宋最近胸闷,呼吸不上来,在临沂那边检查说肺部有阴影,像个瘤。”这时,女医托开始装出同病相怜的样子称,自己的哥哥也有同样的病,让老中医聂主任看好了。“聂主任以前是这个医院的大夫,现在退休到了另一家医院。那边是小医院,比这家医院还便宜。”两位老人动心了。 医托设局一条龙忽悠 记者了解到,这老两口来自莒南,已经约好了大夫要做呼吸镜。但考虑到这次来看病所带的两万元现金全部是借来的,希望能便宜点把病瞧好就行。事后老两口告诉记者,他们还以为这次来青岛遇到了“好心人”。 看到老两口动了心,女医托表现得更积极了。她拿出了纸笔,把青岛广济医院的地址详细地写了下来,并标注了乘车路线。她还叮嘱老两口:“到了广济医院就找那个聂主任,聂主任是教授,满头白发,很有经验。” 老两口按照女医托提供的路线,直奔附近的367路公交车站。记者一路跟随,走了不多远,又有一位男子走上前与老人搭话了:“是去广济医院吗?那有个聂主任很厉害的,坐车就到前面那个车站。”记者观察发现,这个男子也是在急诊室里徘徊了半天的医托。 记者尾随公交车来到了广济医院附近,两位老人下了公交车正在四处打听广济医院的位置时,又有一位“热心人”凑上前,给老两口指路。而谈话中,该男子再次提及了“聂主任”,夸奖聂主任的医术了得。 知情人透露,这些人都是医托。他们在选择目标之后,一路精心“护送”着被骗的患者到医院。 老中医开药却不写病历 进入广济医院后,前台的一位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老两口,并安排他们进入聂主任的诊室。在简单询问病情之后,满头白发的聂主任给患病的宋师傅把脉。几分钟后,聂大夫拿出本笔记本,写了一些字。“你先吃这个药试试,不过药比较贵,要810块钱,你们带的钱够吗?”聂主任询问,老两口表示钱带得还是比较充足时,聂主任拿出了一张药方,并安排对桌的女医生领着老两口到一楼拿药。 隔着门,记者听到聂主任还特意叮嘱:“这服药一个疗程是半个月,如果一个疗程吃完后,有咳血的情况,就尽快到大医院治疗。” 随后,在女医生的带领下,老两口在一楼中药房支付了810元医药费,拿到了一大包中草药和一张收据。整个过程中,聂主任既没有作出病情的诊断,也没有书写任何的病历,老两口甚至连处方也没看清上面究竟写的啥。 走出广济医院,记者向两位老人亮明了身份。当得知自己被骗后,老人后悔不迭。而赶到青医再找那个行骗的医托时,女医托已经离开了现场。 而青医那边,呼吸镜科的葛护士长却急坏了:“我找这两个人都找了大半天了,病人这一走,就错过检查时间贻误诊断病情,这些医托太害人了。” 九个医托都来自湖南 知情人透露,行骗之后,这些医托有恃无恐,还会来到医院继续行骗。3月11日上午9时许,记者再次带领这老两口来到青医急诊大厅,准备举报那个行骗医托。 在三楼电梯口处,老两口一下遇到了骗人的医托。这个医托正在向另一位外地女病人“设套”。记者随后拨打了110报警,江苏路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迅速将这个医托控制住。很快,民警根据记者提供的暗访影像,又在医院不同角落抓获了其他8名医托。 询问过程中,这些医托交代,他们都来自湖南衡阳,受雇于广济医院。“我们每个月从广济医院拿800元钱,我们负责叫病号,再跟医院联系。”医托王燕告诉记者。据医托们交代,除了广济医院外,本市还有个别医院在雇佣医托。而在青医附院的厕所墙壁上,记者看到一些猖狂的医托竟然打出了“寻医托合作”的小广告。 多部门联手介入调查 随后,江苏路派出所将这9个医托带回派出所接受调查。该所王副所长介绍,这种医托行为早已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并曾经多次配合医院行动,但由于缺乏处理医托的依据,仅仅靠派出所很难从根源上解决医托问题。 市北卫生局接到本报举报后,赶到广济医院了解情况。目前,青岛市及市北区两级卫生部门,已经到广济医院下达了询问通知书。威海路工商所的执法人员也表示,将介入调查,广济医院的行为可能涉嫌商业贿赂及不正当竞争。 卫生部、公安部、工商总局曾联合下文要求各下属部门重点打击医托这一行为。“医托就是医疗毒瘤!”有关专家表示,彻底整治这一丑恶现象,需要多部门携手重拳出击。 调查 810元的中药究竟是啥药 “810元到底买来了什么灵丹妙药?”记者随同两位老人来到位于威海路上的北京同仁堂青岛药店。大堂总监王女士与工作人员一起仔细辨别了老人买来的15包中药。 据王总监介绍,每包中药的药效无非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根本无法治疗宋师傅的肺部肿瘤。“这些草药品质很次,有些已是多年陈药,有的还没有切割,熬好后药性也要大打折扣。”王总监根据市场价格估计,如果选用品质最好的药材,整服药也就在15元左右。而根据宋师傅所持的药材,一袋子药只值七八元钱,一个疗程的总价不会超过100元。 3月11日下午4时左右,记者再次来到广济医院。在中医科里,老中医聂主任已不见了身影,只有一位女医生。该医院主管业务的孙院长一会儿说聂主任是市中医院退休的,一会儿又称退休于市北区中医院,根本不是什么教授。当记者询问聂主任是否有医师资格证时,孙院长坚称“肯定有”,但随后他翻阅了全院医生的医师资格证复印件,却没有找到聂主任的相关材料。至记者采访结束,孙院长始终没有拿出聂主任的医师资格证。 提 醒 医托骗人有三招 第一招:与人套近乎。为取得病人的信任,医托一般以患者或患者家属的身份,与病人套近乎。 第二招:诉说假经历。取得病人的信任后,医托接着以“亲身经历”谎称大医院不但贵而且治不好,某某医院某某教授是治这种病的专家,便宜有疗效,将病人骗至目的地。 第三招:用高价药骗钱。在诊室,与“医托”联手的“医师”开出一些十分普通便宜的中草药,以高价卖给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