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经历过着急的时候,不过我还没有完全乱了阵脚。推荐如下文章给朋友们,希望有所启迪。三分药,七分养。养好了,还要注意保养。
对待慢性疾病,不用着急
一个重要的新思想,需要让所有的医务人员和病人明白,不要再为治疗慢性疾病而奔忙。
如果我们对待慢性病,也是如此慌张和害怕,这种意思上的认识,将使我们从重视健康的关键,转变为重视疾病。
重视疾病,所采取的手段,就是伤害健康的手段,对于药物、手术、化疗会对健康造成进一步伤害的事实。没有人会反对。而伤害健康,当然就等于从另一个角度加速疾病的发展,因为伤害健康就是创造疾病!
重视疾病,会让人们更加紧张而增加了压力,更让我们,从原本应当调节心情,让情绪稳定以利于康复,变成了更加急噪不安。
如果疾病是急性的,就要借助医学手段来帮助控制,这种控制,是指健康已无法照顾,为了挽救生命,运用哪怕会影响健康的手段,也必须先进行干预。
而对于慢性病来说,事情并没有这样紧急,我们有时间把事情做好。
于是,我们把目光放在重视健康。重视恢复健康,支持健康,所需要的,与疾病控制完全不同。而难度更小,人人都可以学习和掌握。
健康的恢复,当然与对生命有利的一切行为和条件有关。当我们的计划是让我们健康,我们就去创造那些重要的条件,并改变不利的习惯,培养好的习惯。这就是我们在九寨沟举办健康旅游活动的设想来源。
每个月,我们让愿意为健康努力的人们,来到我在九寨沟设立的养生中心,在这里,我们利用了最好的阳光、空气、水、食物,来支持身体的恢复,我们更帮助人们训练和学习如何呼吸、走路、呼喊、沟通、睡眠、拍打、按摩,运用自然的力量和系统的训练及营养的支持,让一批批慢性疾病的患者,从自己的生活改变开始,寻求健康恢复之道。
至于疾病,我们已经忘记。因为,随着支持健康的力量不断增强,随着坏的不利的因素不断减少,人体在新陈代谢的作用下,逐渐的更新了旧的损害的组织,逐渐地恢复了健康。
重视健康,我们会主动改变各种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创造有利于康复的模式。重视疾病,就会使我们放弃自我的责任,把命运交托给医疗手段,从而使我们失去了对健康的重要监护作用,而导致身体更加脆弱。
五 这是一个重大的医学革命,将让我们从疾病的泥塘中走出来
用急性的动作对待慢性病,急着降血压、急着降血糖、急着降尿毒、急着做手术,这样的动作,从未从整体去思考身体的变化,更是卤莽地破坏了身体对抗伤害的计划,不但不能将慢性疾病治好,反而会令情况更加难以控制。因为,急于处理慢性疾病,所采用的方法,实际上等于把慢性病当作急性病来治疗,其结果,将导致把慢性病,演变成了急性病。从而迅速引发疾病的加重,最后剥夺病人的生命。这样的医疗方式,早已经证明是失败的,这样的手段和造成的后果,早已让医务人员都感到茫然,而这也正是医疗改革中,引起纠纷的最重要的因素。
多数医学工作者十分清楚这一事实,却不愿正视,或者因为暂时找不到方向,也就延续这个习惯。
改变会增加很多新的挑战,对于已经很忙碌的医护人员来说,这是相当繁琐的麻烦事。
现在的药物、手术、化疗、掉瓶实在很方便,对医院来讲简单、容易复制、容易教学,简直就像个流水线。因此许多医疗工作者,明知道某些方法有害而无益,他们也就更不愿意改变方向和习惯。只要不立刻造成病人的生命危险,就可以推卸所有的责任。
由于医院掌握了对疾病的解释权,所以,尽管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命,各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还是时有发生。当一种权力变得绝对而缺乏民众的监督时,这种权力就会变成腐败的温床。由于对健康与疾病的不了解,法律人士都很难能够帮助人们讨回公道,患者通常也都不抱希望,只能碰运气,希望碰到个有良心的好医生。对于全民医疗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在中国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医疗改革的困难也就由此加大。
另外一个可怕的现象也在因此发生和蔓延,对于某些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人员来说,既然慢性病无法通过药物和手术来恢复健康,那么,运用各种方式来控制症状就显得极有市场了,对于那些动机不轨的人来说,慢性疾病患者成为最好的摇钱树这种不能治好的疾病,被说成需要终身吃药控制!天啦,这是多么厉害的说辞,这就意味者患者必须终身捐款给医院!每一种慢性病所使用的药物和治疗方式,目的已经不是疾病本身,而是通过改变疾病中的某个指标或者症状表现,而获得病人的感谢。病人并不理解各种指标的真正意义(可能一时也并不真正了解),各种指标原本就是不断变化的,且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加上任何一种单独的指标,都不能真正反应身体的全貌。
这样的所谓的科学,让病人似乎被训练成不在乎身体的健康状况,比如睡眠、精神、体能、反应、思维、食欲、消化和排泄、皮肤、气色等等最基本的健康要求,而去追求那些所谓指标的正常,高血压的指标、尿酸指标、血糖指标成为无数患者的咒语。许多人生活在指标的恐惧中,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
医院和制药厂似乎达成协议,帮忙宣传各种指标存在的危害性。于是许多人,明明身体表现良好,却因为某个指标的变化,被迫终生吃药,进行所谓控制。于是又有许多人,明明身体已经表现异常,状态欠佳,甚至已经严重干扰正常生活,却因为,体检检查各项指标是正常的,而继续随意对待身体,使疾病不断发展,而无法控制。
为了一个并无多大的真正价值的,单一的所谓指标,许多人甚至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来换取指标的正常。这种既可笑也可悲的行为现在居然大行其道,更有患者誓死捍卫,宁死不改!
人是个整体,一个指标的变化,必定同时代表着整个系统变化。如果需要调整某个慢性病人的某项指标,就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同时调整。否则,将会对系统的平衡与协调造成破坏。而部分的并不高明的医生,把控制指标作为展示才能的手段。控制病人成了某些不能尽责的医生,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的来源。他们有时根本忘记了病人是人,那些因为指标控制而造成的显而易见的损伤,被视而不见。
六 把慢性疾病改成慢性损耗,会更有利于认识和调理
病人需要的是尊敬和爱护,尤其是疾病的时候。病人被疾病二字吓得紧张,慌乱而胡乱寻找各种快速的解决症状的办法。
而慢性疾病的本质,是由于环境、习惯的长期作用,导致身体的慢性损耗的,这种长的损耗,就像使用了十年的房子需要装修一样,需要新的材料,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修补。如果一房子要倒塌,是必须紧急控制的,就像急性病,如果,只是使用了很久,日晒雨淋的损耗需要重新装修,是不用着急的,只需要购买修补要的材料,给以相应的时间,进行维修就可以恢复了。身体慢性的程度越重,以及损耗累积的时间越长就需要越多的材料和越长的时间来修补,这是人们应该有的思想准备,也是人们应该有的态度。
根本不用紧张,再大的问题,只要不是急性问题,就不用害怕。就像再老的房子,只要不是很快要倒塌,给予足够的材料和时间就一定可以一天一天装修好。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的能力,这个能力,始终陪伴着我们,照顾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