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煎中药
煎中药的主要目的是把中草药中有效成分,经过—些物理化学作用,如溶解、扩散、膨胀、渗透、脱吸附等转入到汤液内去,决不是简单地把药加些水煮一下就算完事。
因此,正确的煎药方法,应根据药物来决定。—般解热、清热药含挥发油较多,不宜久煎,如荆芥、薄荷、银花、麻黄、桂枝,宜用武火(大火)煎,一般5---10分钟即可。久煎则挥发油耗散,药效也随之减弱。滋补药含有多种物质,能否充分发挥药性、药效,往往与煎药方法是否得当有很大关系。所以,煎煮滋补药宜先用武火(大火)煎沸后再用文火(小火)慢慢煎熬,一般l小时左右。火力如果太大,水分蒸发太快易干,煎熬时间太短,有效成分就不能完全煎出。
此外,有些矿物类药如磁石、紫石英等,因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故一般须先煎一些时间,再加其他药物。芳香健胃的木香、丁香,泄热解毒的大黄、茵陈,因含有挥发性有效成分,不宜久煎。有些贵重药品,如羚羊角须磨服,麝香、牛黄等宜冲服以便使它们发挥更大的疗效。
另外,应注意的是中药煎前的浸泡,一般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质地坚硬的根茎、果实、种子类药物浸泡时间可以稍长些,而花、叶、草类药物浸泡时间可以短些。浸泡可使饮片充分吸收水分,使组织膨胀,有效成分易于煎出。若浸泡时间短,很快煮沸,可导致药材表面的淀粉糊化以及蛋白质凝固,药材表面的毛细孔道受堵,使水很难进入药材内部,妨碍其他成分的溶出。
此外煎药器皿以砂罐、瓦罐为佳,因为这类盛药器具的优点,在于它不易与药液起化学作用,且传热较慢,可遂步提高药液的温度,使药内有效物质充分进入到汤液内。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刘光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