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wzy_pl_bgbt align=left><DIV class=wzy_a_td1_b>为治病家里已一贫如洗 老两口盼儿早日康复</DIV><DIV class=wzy_a_td1_c>南海网 http://www.hinews.cn 2007-01-26 3:24 来源: 南海网-海南日报 评论<SCRIPT src="http://www.hinews.cn/pl/showpingl.php?xuh=010072328"></SCRIPT> 0条</DIV></DIV><DIV class=wzy_a_td1_d_out align=center><DIV class=wzy_a_td1_d><DIV align=center>
莫巨文和妻子在照顾儿子。 林萌 摄</DIV><DIV align=center> </DIV><DIV align=left> 南海网1月25日消息:1月21日上午11点半,海口市大致坡镇永群村委会西排岭村农民莫巨文,从海南边防医院的食堂买了一份粥、二份饭回到病房。妻子接过老莫递来的粥,从抽屉里掏出一个生鸡蛋,打到粥里,用勺子搅一搅。然后拿起一根粗大的针筒,把粥吸进针筒里,从插在儿子鼻子上的胃管里注射进去。天天都要这么做上10次左右,莫妻手握针筒的动作已熟。 </DIV>
莫巨文的儿子莫业扬,年仅23岁,却已因重症肌无力症入院多次。去年11月底,莫业扬因感冒突然发病,呼吸困难,又被送进医院抢救,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
寸步不离守着儿子
莫业扬呼吸困难,依靠插管吸氧,老莫夫妇俩一步不离地守在儿子床边,怕稍不注意儿子就可能呼吸急促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老莫忙着给儿子挤压气囊,帮助儿子呼吸。挤压了好一会儿,老莫手有些酸了,就换妻子来作。“这两天儿子情况好了一点,可以隔一个多小时才挤压,早些时候分分秒秒都不能松,连眼睛都不能合一下。”老莫说。
老莫在给儿子买回粥的同时,也给自己夫妻俩买了两份饭菜:粉丝炒青菜和一块鱼,加上米饭,共5元钱。为了省钱,老两口每顿饭钱不会超过5元。
农村合作医疗雪中送炭
莫巨文告诉记者,以前全家人种田、割胶、卖菜,日子基本能过得去。可大儿子发病后,一切都变了。儿子病后,老莫把牛卖了,胶树卖了,几乎所有能卖钱的东西都变卖了,还借了一屁股债,目前医药费已花掉近20万元。
这月中旬,就在老莫再找不到一分钱给儿子治病,不得不准备让儿子出院时,他接到美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的通知:上次住院报销的钱发下来了,共3668元。当月16日,老莫向区合管办申请的风险储备基金补偿也发了下来,是1万元!
这真是雪中送炭!老莫拿着这些钱,立刻交了医院的押金,给儿子买药,虽然马上又花得见底了,但“儿子至少又能在医院多撑几天了。”
说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老莫满怀感激:“如果不是2005年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现在早就回家了。”2005年至今,莫业扬多次反复发病入院,多次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补偿。2005年报销达8000元封顶后,又获得5000元风险储备基金补偿。今年,区里调高了报销封顶线,莫业扬报销又在达到了1.2万元的封顶线后,获得1万元风险金补偿。
希望儿子早日恢复健康
说起今后的打算和新年的希望,老莫一脸的怅然:新年还能有什么心愿,就希望儿子早日恢复健康,全家人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老莫最大的困扰,就是没钱让儿子继续住院,担心没钱医院就不给开药。重病中的儿子出院意味着什么?老莫心里不说,重重忧愁和焦虑,早已写在他的脸上。
“以前没日没夜地哭,泪水早就哭干了。”莫妻一脸凄然地对记者说道。
“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困难救助,再能得到一些帮助就好了。”老莫喃喃自语。
尽管生活这样艰难,老莫夫妇仍然没有绝望和放弃。他们依然每天守着儿子,为儿子每天的一点点小小的“进步”而欣喜———原来连一点东西都不能吃的,现在能吃粥、喝牛奶了;虽然不能说话,但手能比划,意识清醒;原来连一秒钟都不能离开呼吸机,现在可以隔一个小时才需要人工辅助呼吸了……
</DIV></DIV><DIV class=wzy_a_td1_e><DIV class=wzy_a_td1_e_text>作者: 张苏民 责任编辑: 王霞 </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