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病友之家媒体新闻 → 大众绿色医疗的“控费之旅”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帖子您是本帖第 1428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大众绿色医疗的“控费之旅”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海蓝港湾
 


门派:全身派

经验值:681012

社区币:12847

发贴数:5978

注册:2005-01-12

体力值:3450

状态:离线

查看海蓝港湾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海蓝港湾 把海蓝港湾加入好友 搜索海蓝港湾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海蓝港湾回复过的所有主题 发送电邮给海蓝港湾 访问海蓝港湾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大众绿色医疗的“控费之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05:21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看病贵”问题由来已久,任何一种真诚地为着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而付出的努力都是可贵的。

  从2005年7月1日起,青岛市卫生局开始在18家医疗单位试行首批16个病种的“大众医疗”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控费项目。在此基础上,今年初,我市对中医单病种控费的实施范围进行了进一步扩大,全面启动了大众绿色医疗工程,定点机构增加到70家, 控费病种(项目)增至52个。前不久,中医单病种控费再次“扩容”,定点机构增至102家,控费病种(项目)增至57个。

  从16个病种、18家定点机构,到57个病种、102家定点机构,我市的中医单病种控费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壮大。那么,在数字变化的背后,这种控费尝试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为百姓就医带来实惠呢?

  病种:由易到难,体现特色

  像任何一种改革一样,单病种控费在我市医疗界是从小范围尝试逐步扩展开的。

  青岛市卫生局中医处的赵国垒处长日前对记者说,实施中医单病种控费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控费措施,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为了确保稳步推进,达到实效,去年第一批控费病种在选择上突出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和优势,主要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能够获得明显的阶段性效果或治愈的病种。比如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中医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治疗急性腮腺炎、中医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等等。

  以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为例,婴幼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病,西医一般通过打针吃药来治疗,可是婴幼儿很难接受。中医的小儿推拿没有任何痛苦,而且疗效显著,患儿和家长容易接受。此病的控费标准定在160元,实际上很多孩子通过3-4天的推拿即可解决问题,花费会更少。再如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这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方法首选中医的疾病,通过控费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经过半年尝试取得一定经验之后,今年,我市将控费病种逐步扩大,开始涉及到一些大病和慢性病,比如中医治疗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耳穴压豆配合药物治疗Ⅰ期和Ⅱ期高血压病、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等。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中医控费带来的实惠。但是必须明确,高血压治疗的标准只是“控制”,而非“治愈”;在肿瘤的治疗中,中医也只是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

  到目前,我市中医控费的病种覆盖面已扩大到内、外、妇、儿、皮肤等多个学科,既扩大了受益面,也体现了中医在各学科治疗中的优势和特色。据市卫生局统计,自去年7月实施中医单病种控费以来,已为4.4万人次节约医药费用1100余万元。

  定点机构:由大到小,渐入基层

  医疗的控费管理要想让老百姓更多地受惠,必须使他们能够非常方便地享受到这些服务,即提高可及性。

  在我市实施中医单病种控费之初,定点机构均选定为二级以上的公立医院。这虽然便于管理,但由于数量较少,不方便患者就近治疗。为此,今年以来,市卫生局对大众绿色医疗工程的定点机构进行了扩容,使之达到了102家。其中,既包括了大型公立医院,也有大量遍布于大街小巷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民营诊所。

  位于市南区田家花园内的华侨诊所是市卫生局今年确定的大众绿色医疗工程定点机构之一。诊所负责人王向军自身就是一位中医医师,另外还有3位注册中医医师。王向军告诉记者,中医是该诊所的“主打”,他们非常高兴能够加入全市的中医单病种控费,成为大众绿色医疗工程的定点机构,这有助于诊所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目前,他们已申报并获得批准了4个中医控费病种,分别是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腹泻、中医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这些治疗项目受到了患者的普遍欢迎。

  市北区辽源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是一家以中医为主要特色的医疗机构,已有7个病种参加了全市的中医单病种控费管理。中心主任姜肃是一位针灸推拿大夫。他对记者说,社区里的很多居民非常喜爱中医药治疗方法,大众绿色医疗工程的单病种控费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和接受了中医药。目前,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的门诊量约三四十人次,有380余位社区居民将这里作为自己的门诊大病定点机构。

  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说,在定点医疗机构的选择上,我们首先看重的是声誉,有不良记录的不纳入定点机构。同时,我们要求每个机构能够实施一项控费病种治疗的医生至少有两人,即有一定的技术保证和相互监督的机制。此外,要求每个定点机构都要对外公布咨询电话和监督电话,每个月上报单病种控费实施情况。

  “事实上,通过筛选单病种控费定点机构,我们对全市的中医队伍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摸底,发现了一批工作在基层、有一定的技术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中医人才。而我们平时更多关注的是大医院的重点、特色专科,这些‘民间名医’多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大众绿色医疗工程的实施调动了全市中医队伍包括基层中医的参与积极性,也让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基层中医队伍。”赵国垒对记者如是说。

  冷热不均:大医院缘何反应冷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愈是基层医疗机构,对单病种控费的响应程度愈高,患者也越容易享受到控费管理的实惠。而愈是大医院,对此反应愈冷淡。原因何在?

  业内人士在分析这一现象时认为,与基层的小医院和诊所相比,大医院的运行成本较高,治疗同一种病患者所需付出的医药费用也比较高。大医院出于经济效益考虑,通常对控费管理表现不积极。而小型医疗机构则不然,他们平时就是靠费用低吸引患者,控费管理中的费用上限基本上与他们实际工作中的平均医疗费用相差无几,不需再刻意压低费用,又可以借此提高社会美誉度,当然乐于参加。

  对此,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这一问题,下一步将加强监管,只要作出承诺、作为单病种控费定点机构的,不管是大医院还是小医院,都必须履行承诺,否则将予以“黄牌警告”,直至摘牌。此外,还将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都知道在哪里可以享受到技术可靠、价格合理的医疗服务。

  也许,相对于全市每年20多亿的医疗总费用(仅为医疗机构收入,不包括群众自主购药及其它医疗保健支出),中医单病种控费一年来为患者节约医药费用1100万元只是杯水车薪,但是,毕竟有一部分人从中得到了实惠,有关部门和机构也在努力让更多的人受惠,让更多的机构实实在在地为降低医药费用而付出行动。

  本报记者王丽艳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6-12-27 07:57:34  IP:已记录
本主题共有 1 页 [ 1 ]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Powered by BBSxp /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0ms
晋ICP备075001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