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陈的姐姐每天要负责给全家做饭。(本报记者 陈欣 摄)
走进小陈的家中,只见昏暗的房子里只有一扇小窗户,两姐妹借着窗户透进来的光线,围着一张小桌子在写作业。问到为什么不开灯呢?腼腆的小陈尴尬地一笑,说想省点电费。
小陈今年高二了,全家共有四口人,除了爸爸妈妈,还有一个正在读初二的妹妹。爸爸九年前就患上了一种叫做重症肌能无力的病,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小陈妈妈的身上。在小陈的印象中,妈妈每天早早就要起床,到石湾陶瓷城上班,很晚才回家。妈妈的工作很繁重,一个月却只能拿到600多元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妈妈在外工作,渐渐长大的小陈两姐妹开始把家里的家务活承担起来,煮饭、拖地、洗衣服,孝顺的小陈希望能够帮妈妈减轻点负担。
但是,厄运并没有放过小陈一家。在这个月的13日晚上,小陈爸爸的病情突然加重,被送进了市一医的重症病房。一天的医药费要几千元,相比之下,村委会的1.5万元医疗保险无疑是杯水车薪。小陈一家陷入了困境。小陈流着眼泪告诉记者,爸爸住院才一个星期,家中已欠了医院将近一万元的医药费。巨额的医疗费、每天辛苦的工作,再加上下了班还要到医院照顾爸爸,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了妈妈的身上,让小陈很心疼。
当记者问到小陈需要什么的时候,一开始她打算要一台旧电脑给妹妹学习用,因为怕妹妹跟不上学校的课程。但是孝顺的她想了想,指着一张竹粒差不多都掉光了的很旧的太师椅说,妈妈每天回来都要在这张椅子上休息很久,但是这张椅子都快烂掉了,“所以我希望能有一张很柔软的沙发,让妈妈每天回来后能够好好地躺一躺。” (本报记者 吴岚岚) 如果您想要帮助小陈,请与禅城区张槎街道海口村委会陈顺景主任联系,联系电话:82272379 爱心行动:真皮沙发圆了小陈的心愿 人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本报上期报道的小陈就是这样的一位好女孩。今年上高二的她,特别体谅母亲的辛苦,与妹妹一起几乎承担了家里全部家务活。母亲每天早出晚归,到石湾的中国陶瓷城上班,每次都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通常还是满脸灰尘,但也只能坐在一张硬邦邦的太师椅歇歇,但对母亲来说,这已经是一件很美妙的“享受”。每当小陈看见此种情景时,心里特别难过,她心里反复自问:“家里要是有张沙发,那该多好啊!可是家里月收入只有600元……”
小陈的愿望是这么简单炽热,而又难以实现。小陈的心愿经《爱心佛山》报道后,热心市民纷纷打电话到小陈所在的居委会,希望能够帮助小陈实现心愿。截至昨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和崔先生各捐赠了100元,乐从的一位市民也表示要捐赠一套沙发,禅城区的周女士捐赠了一套意大利真皮沙发。另外,一位张槎的陈先生还专门为小陈的父亲无私提供治疗秘方。 (本报记者吴岚岚 实习生章练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