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眼型重症肌无力
王永文,马泽洪(新疆温泉县人民医院,新疆温泉833500)
摘 要:本文简要阐明了我科近两年来针药并用治疗眼型重症肌无力的方法及临床疗效观察。其中针灸以阳白、攒竹、鱼腰、合谷、百会、精明、风池等为主穴,行补法以益气升提,配合中药滋补脾肾、健脾益气,共治疗3例眼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均获痊愈。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眼型;针灸;中草药中
图分类号:R246.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04)09-0015-01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表现为神经肌肉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受累的骨骼肌异常地容易疲劳,经休息或应用抗胆碱脂酶药物后,可暂时改善或恢复。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分为眼型、延髓型和全身型三种类型,其中眼型以眼睑下垂、眼外肌麻痹而有斜视、复视等见于临床。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现代医学亦无特效疗法[1][2]。我科近两年来采取针药并用治疗3例眼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疗效显著,现简要介绍如下:
1 针灸选穴主穴:阳白、攒竹、鱼腰、合谷、百会、睛明、风池。配穴:外关、光明、足三里。
2 针灸治疗每次取常用主穴3~4个,配穴1~2个,用30号毫针直刺,以得气为度,用轻雀啄法行针1min左右,取阳白则用透法,如:阳白透攒竹或阳白透鱼腰。其余眼区穴位用捻转略加提插之法运针1min左右,刺激亦轻,不留针,四肢穴取紧插慢提,前重后轻的补法,得气之
后留针30~45min,百会穴用米粒大艾炷无疤痕着肤灸3壮,亦可用艾条悬灸15min,每日1次,7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3 中药治法治疗原则:滋补脾肾、健脾益气方药:仙茅15g,枸杞子15g,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升麻9g,柴胡9g,桔梗6g,菊花10g。日1剂,水煎服。
4 疗效判定
痊愈:眼睑下垂完全恢复,眼肌功能正常,斜视、复视消失,视力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好转,眼肌功能基本正常,尚有复视。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不明显。3例病人依上法针药并用治疗,2疗程痊愈2例,3疗程痊愈1例。
5 5 典型病例夏某,女,55岁,2004年1月1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上胞下垂,无力睁开,视力右眼0.2,左眼0.8,时有复视,眼球抽动、疼痛,伴头痛,2天后右眼不能睁开,遮盖整个瞳神,伴食少纳差、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舌质淡红而润,脉缓无力,遂来我科求治。眼科检查:右眼睑下垂、无力睁开,眼睑缝遮盖,睑裂消失,右眼外展受限,屈光不正,有复视像,右眼球有轻度内陷,无震颤,角膜、瞳孔无异常,晶体玻璃体透明,眼球无异常。西药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眼型;中医诊断上胞下垂,辨证为脾肾虚损,气虚下陷,筋脉失养,治宜滋补脾肾、健脾益气,如前法予针灸治疗,并配合中药口服。针药并用1疗程后右眼上胞能上抬1/3,诸症好转,间隔3天继续治疗1疗程后,右眼睑下垂消失,复视消失,视力恢复,临床诸症悉除而告痊愈。
6 按语眼型重症肌无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形成多与脾、肾两脏有关,多为肾气不足,脾虚气陷所致。胞睑属脾,瞳神属肾,脾虚气陷则胞睑无力升举,故上胞下垂;肾气亏虚,精血不能上承濡养眼目,故视力减退,斜视、复视等,故治疗宜从脾肾着手,予滋补脾肾,健脾益气之法,俾脾气旺,肾气实,升举有权,精血得以上承,则胞睑开合自如,而无下垂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