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病友之家媒体新闻 → 为救肌无力儿子,偷偷上街乞讨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帖子您是本帖第 1502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为救肌无力儿子,偷偷上街乞讨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海蓝港湾
 


门派:全身派

经验值:681012

社区币:12847

发贴数:5978

注册:2005-01-12

体力值:3450

状态:离线

查看海蓝港湾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海蓝港湾 把海蓝港湾加入好友 搜索海蓝港湾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海蓝港湾回复过的所有主题 发送电邮给海蓝港湾 访问海蓝港湾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为救儿子 趁其睡着 偷偷上街乞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02:13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郑建彬 王浩志

  本报讯 2006年1月28日,农历的除夕之夜。沿街乞讨3个小时,周华金没有讨到一分钱,他回到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31号病床,对着15岁的儿子周斌斌说:“过年了,希望你能跨过这个坎。”为了弄到钱继续给儿子治病,几个月来,他一直偷偷在做一件事,趁儿子睡着后,上街乞讨。

  周斌斌是寿宁县竹管垅中学初二学生。去年9月,他患上一种名叫“重症肌无力”的怪病,全身无力,无法吞咽东西。11月,他被转到附一医院接受治疗。

  父亲说,斌斌2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为了给儿子治病,以种田为生的他,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四处借债。至昨日,治病的钱已花了5万多元,全是向别人借来的。春节前,为了买药,他卖了家里仅剩的100多公斤稻谷。“儿子身上寄托了我全部的希望,况且儿子的书念得不错,以后考上大学,赚钱了,家里就不会这么穷了。”

  病床上的周斌斌瘦得皮包骨,喉管被切开,无法言语。他用着颤抖的手给记者写了一段话:“每次看到父亲急着等我睡着好上街乞讨时,我心像被刀子割着一样,我装作睡着了,其实一直在流泪。我不怕死,但我是父亲唯一的希望,所以我要活着。”

  周斌斌的主治医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志英教授介绍说:“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他的病大有好转,继续治疗,完全有望治愈。”她说,治愈还需要再花费“大几万元的医药费”。如果没有继续治疗,“他随时有生命危险”。

  周斌斌已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没钱吃年夜饭,医院的医生、护士就将自己的年夜饭送给他们吃,其它病床的病人也将水果等,送到了他的手里。还有些好心人,专门到医院看望他,并给他捐了一点点钱。

  在病床上的周斌斌,万般无奈之下,给一位省委常委写了一封求救信,得到了该名省委常委的重视,并批示省教育厅“设法解决一下该生家庭及其本人的燃眉之急”。省教育厅未保办主任黄文炳代表省教育厅到医院看望了周斌斌,并送上了2000元的慰问金。

[此帖子已被 耳语轻风 在 2006-4-14 11:03:34 编辑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6-02-17 14:23:04  IP:已记录
声声慢
 


经验值:270841

社区币:16211

发贴数:678

注册:2005-03-18

体力值:160

状态:离线

查看声声慢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声声慢 把声声慢加入好友 搜索声声慢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声声慢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声声慢 访问声声慢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地  址:中国·福建福州市茶中路20号 

电话总机:0591-83357199、87983333 

邮  编:350005 

网  址:WWW.FYYY.COM

 

[此帖子已被 声声慢 在 2006-2-17 14:55:11 编辑过]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6-02-17 14:54:09  IP:已记录
bmqchk
天山雪莲
 


经验值:13902

社区币:12314

发贴数:2147

注册:2005-04-02

体力值:100

状态:离线

查看bmqchk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bmqchk 把bmqchk加入好友 搜索bmqchk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bmqchk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bmqchk 访问bmqchk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已找到周父,周斌斌病惰好轉,不過還插着呼吸機和喉管。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6-02-17 17:09:19  IP:已记录
海蓝港湾
 


门派:全身派

经验值:681012

社区币:12847

发贴数:5978

注册:2005-01-12

体力值:3450

状态:离线

查看海蓝港湾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海蓝港湾 把海蓝港湾加入好友 搜索海蓝港湾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海蓝港湾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海蓝港湾 访问海蓝港湾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DIV id=ArticleTit>别让泪水打湿宪法里的那句话</DIV><DIV id=ArticleFrom>http://news.QQ.com   2006年02月20日01:08   红网   </DIV><DIV id=ArticleCnt>

  48岁的他是一个老实巴交却又自尊自强的农民,然而命运偏偏与他作对。1995年,他的妻子因重病去世,留给他2万多元的债务。1997年,他的老母亲又因重病过世,再次为他增添几千元债务。没过多久,老父也离开了人世。如今,他的儿子又患上了“重症肌无力”的怪病,他变卖了所有家产,又举债5万多元。面对十几万的医疗费,他走投无路,只能瞒着儿子上街乞讨。(据《中国青年报》2月19日报道)

<IFRAME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rc="http://adsview3.qq.com/adsview?c=news&l=News_C_Pic1&log=off" frameBorder=0 width=300 scrolling=no height=250></IFRAME>
·
最能让女人心动的男人
·
开比萨名店每月赚10万
·
两性社区乙肝能接吻吗
·
性感美女-激情-诱惑
·
超值双眼皮 火爆价299
·
四店合一 赢利有保障

  几十年来都“靠自己劳动吃饭”的福建农民周华金对记者说:“头一次开口要钱时,我的眼泪哗地就流下来了,怎么都忍不住。”我不想隐瞒,读到这句话时,我的眼泪同样“哗地就流下来了,怎么都忍不住”。面对有关命运的文字流泪,要么是因为感动,比如面对模范人物的奋斗或博爱,要么是因为悲怆,比如面对弱小者所遭遇的伤害与侮辱。为农民周华金的命运洒泪,一半是因为感动,一半是因为悲怆。

  我的心被一个农民的自尊自强所打动。当他的母亲生病时,好心的医生劝他去乞讨,他拒绝了:“我一辈子靠自己的劳动吃饭,怎么也丢不起这个人。”如今,他不得不放下曾经坚守的自尊,但那个为子乞讨的背影,依旧向我们展示着那颗高贵和不屈的灵魂。我的心同样被一个农民的悲惨遭遇所击伤。乞讨一天20元的收入,与十几万元的巨额医疗费用相比,显然是杯水车薪。我看到的是,一个正直的农民即便舍弃了自尊,同样无法改变自己和亲人的命运。

  在感动与悲怆之间,我承认更多的是巨大的悲怆。我有模糊的、能够期待的预见,那就是通过媒体的报道与呼吁,农民周华金的命运也许能够有一个转机。然而,这样的转机即便实现,也仅仅是对个体的周华金而言。毕竟,媒体无法发现并向公众通报每一个周华金式的悲剧,即便这样的发现和通报可以实现,众多的周华金式的悲惨境遇也不可能一一得到完善的解决。我的眼泪为个体的周华金而流,更为群体的“周华金”而流,也包括我自己。因为,只要可以期待的、普济式的救助体系尚未建立,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遭遇这样悲惨而又无奈的命运打击。

  看看这样一组数据: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为将近一半;患者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将近三分之一;住院患者主动提前出院的比例为四成多;农民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更是高达75.4%。在这样的数字背后,有多少个“周华金”式的悲惨遭遇!

  周华金的眼泪为什么而流?为了一个正直农民的自尊而流,也为了宪法里那句庄严的话语而流。1982年宪法第四十五条曾经这样向人民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当个人陷入困境的时候,我们常常认为这仅仅是因为命运的不济。但是,我们是单个的自然人,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公民,作为公民,庄严的宪法赋予了我们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助的权利。当一个家庭因疾病陷入生存绝境的时候,有命运的原因,同样有被救助权利不能得以实现的原因。

[评论] 新农村建设与基层政府治理转变 
[国内] 内蒙科尔沁草原迎来6级沙尘风暴(图)
[军事] 美防长称美军未停止在伊的付费宣传
[法制] 大学生发传单被协管员毒打半小时

[奇闻] 男子昏迷 护士讲家乡话将其唤醒
[社会] 英国混血父母生下黑白双胞胎(图)
[内幕] 煤矿工人自拍煤矿生活(图)
[人物] 安徽省交通厅原厅长被正式起诉
[图片] 小贩称“男女床上戏最好卖”(图)

另类的人体穿刺艺术马德里时装秀 靓模演绎性感内衣
另类的人体穿刺艺术靓模演绎性感内衣

  宪法在上述同样的条款中宣告:“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是的,我们看到了国家为此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我们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但是就目前而言,要让“周华金”们无障碍地实现被救助的权利,有关部门还有太多努力的余地和空间。就在日前,卫生部部长高强指出了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六大原因。我们希望诊断完“病因”之后,接踵而来的是及时有效的治病“药方”。毕竟,宪法需要的是信仰和拥护,不能任由它经受更多泪水的浸泡。(稿源:红网)(作者:周之南)(编辑:潇湘行)

</DIV>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6-02-22 20:54:05  IP:已记录
海蓝港湾
 


门派:全身派

经验值:681012

社区币:12847

发贴数:5978

注册:2005-01-12

体力值:3450

状态:离线

查看海蓝港湾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海蓝港湾 把海蓝港湾加入好友 搜索海蓝港湾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海蓝港湾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海蓝港湾 访问海蓝港湾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头一次开口要钱时,我的眼泪哗地就下来了 http://news.tom.com  2006年02月19日 07时08分来源:中国青年报

  林天宏

  2006年2月12日,农历的元宵节,周华金轻手轻脚地走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的神经内科6号病房,身后的31号病床上,他13岁的儿子周斌斌依旧处于昏睡中。

  一个多月来,为了弄到钱继续给儿子治病,这个老实巴交,几十年来都“靠自己的劳动吃饭”的农民,一直偷偷地在做一件事———趁儿子睡着后上街乞讨。

  周华金居住在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的竹管垅乡,家有父母亲、妻子和一个独生子。1992年前,周华金在县房产局上班,1个月收入150元钱,妻子和老父母亲在家里种些稻谷、茶叶。在全国城镇年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不足5000元的那个年头,这个家庭的日子过得固然清贫,但充实、惬意。

  1995年3月,周华金的妻子得了严重的妇科疾病以及并发的败血症。周华金想尽了一切办法借钱,让妻子住院看病。但由于病情过于严重,3个月后,妻子留下了两岁多的儿子,以及住院后花费的两万多元债务,告别了人世。

  为了还清债务,周华金到福州找了份油漆工,每月赚个八九百元。3岁多的周斌斌,就由80多岁的老父母照顾。一家人省吃俭用,用了两年时间,还清了债务。

  正当周华金松了一口气的时候,老母亲由于过度劳累,患上了重病,卧床不起。周华金连忙把老母亲送到了医院,前前后后又借了几千块钱,但还是没有治好,1997年,周华金的母亲过世,没多长时间,悲痛欲绝的老父亲也离开了人世。

  父母亲辞世后,要照顾儿子,周华金也不能再出去打工了,一个人在家种些稻谷、茶叶,一年下来有4000块钱的收入。慢慢长大的周斌斌成了他惟一的希望。

  可到了2005年9月,周华金突然间发现,刚上初二的儿子吃饭的时候有些奇怪,“吞咽食物的时候,总要歪那么一下脖子”,晚上睡觉时,呼吸也时断时续。没过多久,儿子开始全身无力,无法吞咽东西。周华金带着儿子走遍了县里的医院,却查不出任何问题。

  正在周华金束手无策时,福建省组织了一次医生下乡会诊活动,经过医生确诊,周斌斌患的是一种名叫“重症肌无力”的怪病。医生告诉周华金,只有福州市的大医院,才能治好这种病。

  周华金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凑了不到1万块钱,把儿子送到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刚进医院大门,就把钱交出去了,而且还远远不够。

  周斌斌每天的医药费都要用掉五六百元,周华金又向亲戚朋友们借来5万多元,可不到3个月钱又花完了。

  周斌斌的学校捐了1000多块钱,有些其他病人的家属得知此事,也多少会捐那么一点钱。但对十几万元的医疗费用来说,这无疑是杯水车薪。

  周华金曾经打电话给农村信用社贷款,可对方一问他的经济状况,就直接把电话给挂了。他求助于当地的媒体,对方要他找当地政府。

  有护士问过周华金:“你听说过现在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吗?”

  “不知道,好像其他地方有,我们那儿没有。”

  “那农村医疗保险呢?”

  “听都没听说过。”

  在2005年福建省农村调查小组对10个县(市、区)30个行政村的150个农户进行的《福建省村级医疗卫生状况调查》中有这样一组数字:在调查从哪种医疗保障中获益时,有84.7%的农民从未享受过农村医疗保障带来的利益;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获益的仅占12.0%;从商业医疗保险获得救助的占2%;获得农村医疗救助的占1.3%。

  而另一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约占总人口15%的城市人口,正享用着2/3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而约占总人口85%的农村人口,只享用着不到1/3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

  如今,周华金每天吃过晚饭,等儿子睡着了,就出门去,在福州街头乞讨,所有的自尊换回来的,只是每天不到20元钱的收入。“头一次开口要钱时,我的眼泪哗地就流下来了,怎么都忍不住。”这个48岁的农民这样说。

  周华金说,此前母亲生病时,有个好心的医生得知了他家的情况,瞒着他用白布写了一幅“乞讨启示”,要他拿着这个上街乞讨。但被周华金拒绝了:“我一辈子靠自己的劳动吃饭,怎么也丢不起这个人。”

  如今,病床上的周斌斌,瘦得皮包骨头,大多数时间处在昏睡状态中。偶尔醒来,就张着眼睛望着天花板,他的喉管因为要插引流管而被切开,不能说话。每天,周华金乞讨回来的一点儿钱,变成一瓶瓶价值6元钱的流质食物,从这根引流管流入他的身体。

  这些日子里,周华金吃的除了馒头还是馒头。有时候实在没有钱了,就在医院的食堂吃点别人剩下的东西。

  在采访快要结束时,周华金问:“你说说,要是连我都撑不住,连我也倒下了,那可怎么办?”

  本报福州2月18日电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06-02-22 20:55:15  IP:已记录
本主题共有 1 页 [ 1 ]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Powered by BBSxp /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0ms
晋ICP备075001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