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病友之家问答讨论 → 颠覆重用黄芪的理论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帖子您是本帖第 522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主题颠覆重用黄芪的理论 适合打印机打印的版本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此页面  添加加到IE收藏夹  报告本帖 
海蓝港湾
 


门派:全身派

经验值:681012

社区币:12847

发贴数:5978

注册:2005-01-12

体力值:3450

状态:离线

查看海蓝港湾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海蓝港湾 把海蓝港湾加入好友 搜索海蓝港湾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海蓝港湾回复过的所有主题 发送电邮给海蓝港湾 访问海蓝港湾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第29节:论补脾



  第14说   论补脾

  导读:由于历代错误的"色黄入脾"的说法,人们常常误以为黄芪、党参等是补脾的,从而在临床上常常犯下大错。那么,正确的补脾的方法是什么呢?

  在前面,我纠正了一些历代简化的说法对《内经》相关理论的误读。这点,可能会相当地受到质疑,但即使遭受诟病,我也甘愿承受。

  对于《内经》价值我未曾怀疑并也像多数人一样顶礼膜拜;对于固有的中医理论,我也像多数人一样宁愿直接了当的去使用,而不是更多挖空心思地去怀疑或推翻。只不过,当把这个理论应用于临床,却总是疗效不佳之时,就不能不好好想想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我错了,还是这些理论或者本来就有纰漏,或者在历代的传播过程中"有"问题了。

  考虑黄芪、党参补脾的事,是因为我的一个老邻居的治疗。

  我的这个老邻居,他的实际年纪倒也并不老,也就近五十吧,可是却患了眼肌无力症状,每每要费很多力气,才能把眼皮抬起来,但随即又落下去了。这种情况当然就再不能去做事。对于劳动一天才有一天收入的农人而言,不能再去劳动挣钱,该有多么痛苦。

  眼皮属于脾的领域,检查其脾经的络穴公孙,确实完全无气。问题肯定出在脾气不足上,从理论上说,补脾应该有很好的疗效。

  补脾么,都说"黄色补脾,甘味补脾","黄芪、党参补脾",当然,就这么地下药了。可结果是:完全没有效果。

  这真是太奇怪了些。我错了?还是这些说法错了?百思也不得其解。只能潜下心来,设法追溯《内经》里的中医理论的可能的来源。把《易经》从头看过,细细推演,于是,便有了前面的章节。

  原来,不是我错了,是"色黄入脾"这样的说法有误。

  知道"色黄入脾"有误,也同时就明白了老邻居的得病的原由。我们那里土地肥沃,黑褐色的土地上,到处郁郁葱葱,草木繁茂。以前从没听说过有人得肌无力这样的疾病的。这个得病的老邻居,在得病前几年一直从事在码头上搬运沙子的工作。而且常常是深夜去把到岸的船上的沙子挑到陆地上。沙子,是沙子,导致了他的疾病!然而我,却竟然用属于艮土的黄芪、党参给他,恐怕不仅没有治疗的作用,反而加重了他的病情。想想他的靠出卖苦力而得来的购药的钱,唉!

  脾,属于坤土,坤土之中出产的药物食物才具有坤土之性,才能真正的补脾。食物之中,北方的大米、白面,补脾的功效较强,南方的莲藕、与淤泥有密切关系的乌鱼、泥鳅等,补脾的功效也不错。药物之中,西南,后天坤土之地,三七主产于此,得后天之坤气;北方,先天坤土之地,人参主产于此,得先天之坤气。所以,三七和人参才是补脾的良药。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eb6fe80100cxy6.html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14-12-09 20:56:55  IP:已记录
forlibin


经验值:229

社区币:229

发贴数:117

注册:2009-12-02

体力值:137

状态:离线

查看forlibin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forlibin 把forlibin加入好友 搜索forlibin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forlibin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forlibin 访问forlibin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你是中医吗?有见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15-01-11 10:14:47  IP:已记录
天山雪莲


经验值:22365

社区币:153380

发贴数:8100

注册:2007-06-13

体力值:710

状态:离线

查看天山雪莲的个人资料 发送短讯息给天山雪莲 把天山雪莲加入好友 搜索天山雪莲发表过的所有主题 搜索天山雪莲回复过的所有主题发送电邮给天山雪莲 访问天山雪莲的主页 复制这个帖子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 断章取义 回复这个帖子 No.1 

请问什么资料有显示黄芪补脾?

我看到的是以下报道:

黄芪功效主治:

  黄芪的养生保健功效主要有益气、固本,敛汗、生肌、利水、消水肿等。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黄芪作用:

  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黄芪能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杀菌能力。

  

——————————

转播到腾讯微博 发表时间:2015-01-11 15:14:11  IP:已记录
本主题共有 1 页 [ 1 ] 收藏帖子 | 取消收藏 | 返回页首 

Powered by BBSxp /Licence © 1998-2005
Script Execution Time:0ms
晋ICP备075001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