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治疗重症肌无力需要切除胸腺?
http://health.sohu.com/20091022/n267636924.shtml
随着重症肌无力科普知识的普及,大多数患者都对重症肌无力疾病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治疗重症肌无力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切除胸腺。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胸腺的切除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有哪些呢?
日前,笔者专程来到解放军第309医院重症肌无力治疗中心,就胸腺与重症肌无力的问题,向中心的外科主治医师窦云柯窦主任做了有关的咨询。
窦云柯,现解放军第309医院重症肌无力治疗中心副主任,从事于微创切口手术技术20年,将微创技术用于重症肌无力病人的胸腺切除和胸腺瘤的切除,完成该手术近400例,并结合中药巩固治疗后将手术后的治愈率大幅度提高。
胸腺的作用有哪些?
窦主任说,胸腺是引起重症肌无力病症的原因。胸腺在人出生前后主要帮助人体健全免疫系统,特别是对T-淋巴细胞的培养和释放,使之定居在人体二级淋巴器官脾脏,淋巴结等.青春期以后胸腺即逐渐萎缩,功能退化。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不但不退化,反而产生多种有害的抗体, 尤其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直接封闭或破坏人体神经-肌肉的突触上的乙酰胆碱受体,阻止运动神经信号传递,并随病期的延长而使这种破坏成为不可逆转,而这种抗体的大部分在胸腺内合成;参与破坏乙酰胆碱受体的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致敏。
可引起MG的自身免疫反应的始动抗原(即肌样细胞)也存在于胸腺。所以现今各种治疗方法的目标基本是针对抗体、淋巴细胞和胸腺组织。手术切除胸腺可避免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永久不可逆性损害,是阻断这种病理过程的唯一有效手段, 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首选方法。
重症肌无力的病因诊断
窦主任还从重症肌无力的病因诊断上分析了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的关系,以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在重症肌无力中的作用。
窦主任说,大量的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数目减少,受体部位存在抗AchR抗体,且突触后膜上有IgG和C3复合物的沉积。并且证明,血清中的抗AchR 抗体的增高和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所引起的有效的AchR数目的减少,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而胸腺是AchR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因此,重症肌无力病的发生一般与胸腺有密切的关系。所以 一些学者提出:调节人体AchR,使之数目增多,化解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抑制抗AchR抗体的产生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切除胸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理论基础
1、除掉了胸腺生发中心内的抗体生成细胞;
2、除掉了提供抗原刺激的类肌细胞和胸腺瘤细胞;
3、除掉了记忆T细胞和辅助T细胞产生和成熟的基地,这两种T淋巴细胞在助、诱导B淋巴细胞产生自身抗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切断了胸腺素的来源,解除了胸腺素对乙酰胆碱合成和释放的抑制;
5、避免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大量永久不可逆性损害。
最后,窦主任说,随着近几年微创型小切口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切除胸腺的方式来治疗重症肌无力,手术后有效率在 90%以上。切口小而美观、治疗效果见效快等特点,尤其受到女性患者的喜爱。越早切除胸腺,其对身体危害的解除就越快,手术后恢复的也就越快,反之病期越晚,恢复的就越慢,手术后效果越差,所以手术治疗宜尽早进行,各种中西药物治疗才能在胸腺切除后才能得到确实的疗效。
专家介绍:
窦云轲,副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重症肌无力治疗中心专家组成员。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从事心胸血管外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在意大利巴维亚大学附属圣马窦医院(San Matteo-PAVIA)心脏外科研究所及意大利松达嵝医院(SONDALO)胸心血管外科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方面的研修,师从于欧洲著名的心脏外科专家维佳洛(Mario Vigano)教授。擅长用小切口切除胸腺,已做300余例,在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胸壁肿瘤、胸部创伤、食管及肺部良性疾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先后发表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