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币:94
发贴数:76
注册:2012-02-23
体力值:
状态:离线
社区币:316
发贴数:242
注册:2012-01-03
谢谢了,非常有帮助. 看来 台湾也支持廣泛型肌無力症不合并胸腺瘤 或增生患者手术治疗.就是不知道如果切除的胸腺是完全正常的, 近期和远期效果会怎么样.
社区币:153380
发贴数:8100
注册:2007-06-13
用药及治疗项目: 胸腺切除术介绍
主讲人: 胸腔外科 黄克明主任
内容:自从1939年Alfred Blalock发表切除胸腺与胸腺瘤可使肌无力症病患病情得到缓解以后,无数的文献显示胸腺切除对于肌无力症病患有帮助。因此目前对于肌无力症病患除了药物治疗外,胸腺切除术已成为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此类病患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彰或者服药副作用大,而病患年龄轻、发病期不长,施以胸腺切除手术可以得到辅助性的良好治疗效果。胸腺切除的适应症1.小于50岁之广泛型肌无力症病患2.局限于眼症状之肌无力症病患,可以考虑在发病早期接受手术,或者经一年药物治疗后停药再复发者予以手术3.合并存在有胸腺瘤之肌无力症病患,应予以胸腺及胸腺瘤切除4.大于50岁之肌无力症病患,需选择性地考虑手术切除胸腺之可能性在解剖学上,胸腺是位于颈部下方,胸骨后方之前纵膈腔腺体,大致呈H型,向上连接两侧甲状腺下缘,向下连接心包膜,横跨在心脏上方。胸腺在幼年具有细胞免疫之功能,但成年后便逐渐萎缩,失去功能。目前对于肌无力症与胸腺的相关性仍然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些存在的左证证明肌无力症是一种和胸腺有关的自体免疫性疾病。肌无力症病患之胸腺多半呈现增生现象,如果将胸腺切除大部份病患可以获得永久性的缓解。目前使用胸腺切除的手术方式有(一)经胸骨切开(二)经颈部切开(三)胸腔镜视讯辅助等三种方式将胸腺切除,手术的方式各有其优缺点,经胸骨切开方式必需将胸骨切开其优点是将胸骨切开后撑大,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整个胸腺将其切除,手术后必需有胸管引流,其缺点是由于胸骨切开后的术后疼痛以及胸骨的引流,需较长时间的呼吸器照顾,同时有胸骨感染的风险。经由胸骨切开切除胸腺适合使用在胸腺很大或者合并有胸腺瘤的肌无力症病患。经由颈部切除胸腺,只需在颈部作3~5公分,横向切口,借着特殊的器械将胸骨向上撑开,在直视下或者纵膈腔镜协助下可以完整地将胸腺切除,手术后不需任何引流管或胸管,由于伤口小具有美观效果,因手术伤口小,影响呼吸功能少,大多数病患在术后不需呼吸器照顾、恢复快,多半在手术后三天便可出院,此种方式切除胸腺适合年轻女性,不存在有胸腺瘤之一般胸腺增生病患;由于伤口小,手术时间短,只需一般之全身麻醉及静脉输液导管便可,因此麻醉的风险也小。经由胸腔镜切除胸腺,需要在单侧或两侧胸壁作三至四个2~3公分切口,借着胸腔镜视讯辅助的观察,器械的操作将胸腺分离经由胸壁之切口取出,术后需要胸管引流;在手术中必需使肺部塌陷,因此不适合肺肋膜连粘病患,必需使用双管腔气管支气管插管麻醉,除一般静脉输液尚需动脉导管监测血压变化,麻醉中风险较大。术后由于胸壁的伤口小,病患恢复快,只需胸管引流干净便可拔出出院,适合不含胸腺瘤之肌无力症病患。综合以上三种方式之优缺点,本科对于肌无力症病患目前采取的手术方式是依据肌无力症病患在手术前的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如果显示合并有胸腺瘤,或者胸腺很大则采用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开将胸腺及胸腺病切除,如果显示出胸腺正常大小则采取颈部之迷你伤口将胸腺切除。本科承蒙神经内科同仁之推荐自开业迄今十年,在87年10月之前对于肌无力症病患我们采取的手术方式是切开胸骨切除胸腺,87年10月以后绝大多数病患是使用颈部迷你伤口切开切除胸腺,除非其合并有胸腺瘤或者胸腺相当巨大才使用胸骨切开手术。统计至今年(2001年2月)一共有162位肌无力症病患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04位是女生,58位是男生,其中有32位是接受颈部迷你伤口切除胸腺,其余130位是接受传统胸骨切开切除胸腺手术。仔细分析,自87年10月以后有62位肌无力症病患,其中有32位接受颈部迷你伤口胸腺切除手术,有30位采取胸骨切开手术,(其中有16位是含有胸腺瘤病患),因手术本身产生的伤口感染或胸骨骨髓炎之并发症无,手术的结果可以媲美国内各医学中心。相信本院的肌无力症中心在洪院长领导及邱教授主持下,再加上各科的配合支持,可望提供全省肌无力症病患一个最好的治疗准则,并提升其治愈率。
社区币:148
发贴数:128
注册:2011-10-15
经由颈部切除胸腺,在美国比较流行,台湾也有,手术水平要求高。听外科大夫讲,欧洲有些国家由于技术水平原因,患者术后效果不佳(就是没切干净)
看了我要手术医院的文献, 同样绝大多数病患是使用颈部迷你伤口切开切除胸腺,没有危象,不需要呼吸机,效果与开胸术差不多.这也是我同意手术的原因之一.原来还有些遗憾不能用胸腔镜切除胸腺(听上去手术更小,而且不留什么疤痕),原来麻醉中风险较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