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发现老妈这个年纪的人看两种读物,除了《知音》、《故事会》,又多了一种《不生病的智慧》,《把吃进去的病吃出去》此类“食疗大师”宝典。
食疗嘛,享受享受美食就能治病,谁不愿意?有一天,妈妈神秘兮兮的和我说,“陈姨给他儿子生吃泥鳅呢,她也让我吃,我有点害怕。据说生泥鳅对身体特别好。”过两天回家,发现水管上吊着一个装水的塑料袋,几条小泥鳅在里面游来游去,妈说,“陈姨送我的。。。”泥鳅被剁了头,身体还扭来扭去,我。。我好怕。妈还找来书给我看,我一翻,开篇就是“泥鳅为我们的健康开路,作者“健康教母”马悦凌,原文是这么说的“我以前身体不好,吃补的东西就上火。有一位老中医教给我一个偏方——吃生泥鳅。我就上街买了泥鳅,吃后感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连吃了两天,感觉胆囊部位挺舒服,总共就吃了三条生泥鳅,慢慢地就觉得我怎么就没火了,吃什么东西下去都那么温和了,这不上火,我的食疗全派上用场了,所有温补的食物都敢大量吃。几年下来,感觉整个人从未有过的轻快,肩颈坚硬的肌肉明显变软了,腰腿的疼痛也已很少发了,整个人的气色、精神状态一下子全变了。最重要的是我感到自己的内心在发生着变化,有一股力量正在慢慢生长,在扩展我的心胸,在激发着我,而且头脑变得敏捷,各种大胆,新奇的念头不断地往外冒,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慢慢融会贯通起来了。食疗改变了体质,而体质又改变了性格,而性格又改变了命运,当吃的东西寒冷就会发现人明显变得气血不足,心情不好,胆小易惊。”摘自《健康教母》马悦凌《不生病的智慧》。
看了这段文字,我觉得自己工作精力不足,就是因为没吃泥鳅。也为古代的皇帝可惜,为什么不知道这个秘方呢,吃了泥鳅万事大吉包治百病的。著名的反中医学者方舟子研究过,皇帝有御医,寿命不比一般人长,看来是不知道这个秘方。今天我告诉妈,张悟本根本不是什么专家哦,被人曝光了,你也别信健康教母什么了!妈半信半疑,但吃泥鳅总归不会了。
食疗大师为什么能流行?有人说,民众的辨别能力太弱了。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电视台、畅销书铺天盖地而来,张悟本是被堂堂湖南卫视推荐的,按说媒体是一道把关人,既然电视台都通过了,大家看看无妨啊。
一方面,媒体铺天盖地,另一方面,说到民众常识性认知的缺失,不得不说到中医以及中医思维。不否认中医能治病,不过西医也还用草药呢。例如,最近我在美容院,小姑娘总是给我推荐一个项目,经络养生,通过按摩你的经络,让你容颜焕发,身体健康。我说,经络到底是什么呢,没人能回答,只说,是人体的气血,是中医的精髓。其实,正如一位临床医生所指出的,用简单的推理就可以否定这个神秘的经络系统的存在。外科医生在做手术时必须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局部、每一个层次的神经解剖和血管解剖,如果误伤了神经、血管,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却没有一个外科医生下刀时需要了解经络,不必担心他的刀会割断经络、会刺伤穴位。而针灸,现在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针灸起作用是由于针刺激神经系统,在人体内产生了能够起麻醉作用的一种物质,而并非是经络气血等起作用。我们这种神秘的传统很久了,人们自然而然觉得,有些神秘的东西和原理可以包治百病——诸如泥鳅。
其次,这是一个“一人患病全家致贫,重病拖垮中产家庭”的年代,医保、社保不那么完善,身为独立个体的百姓总有一种自我救赎式的挣扎。在这种情况下,食疗真是适时而生啊,不多花钱还能治病,谁不想试试呢?食疗一下子治不好病,但也不会显出啥坏处,张悟本说一天吃5斤绿豆对身体好,就是吃10斤,只要能吃得下,也不会绿豆中毒吧?于是,就算求个心理安慰吧,我们一起来食疗吧。
“厨房就是你家药房”,“隔壁菜市场就是最好的医院”……几乎在一夜之间,这样的食疗养生理念大行其道。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大爷大妈结伴出动,买得大蒜断货,黑豆比肉还贵。这不,生吃泥鳅,吃得住院。养生节目很泛滥,养生书籍很泛滥,养生专家自然也跟着泛滥。养生有益身体健康,如果是真专家,老百姓也会是受益者,如果养生专家是“冒牌货”,只是忽悠老百姓的钱,那就绝对不能允许。然而,谁来鉴别这些所谓的“养生专家”?遗憾的是,目前这些养生专家似乎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之中。本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全民养生乱象调查》系列报道,力图为您揭开“养生”真相。
“花几块钱来买吃的,花几千元来医,真是冤!”昨日下午1时许,市民张女士坐在省医院病床上,有些感慨。一个月前,她花四五元买了3条泥鳅,与丈夫一起想通过“生吃泥鳅”达到养生的效果,哪想到,如今,两人却住进了医院。
一次偶然
对养生节目产生兴趣
4月初的一天,张女士看到了湖南卫视《百科全说》栏目。节目中,一名温文尔雅的中年女性大谈养生之道,这名中年女性叫马悦凌,是一名“养生专家”。“这个女的讲得有道理,你也来看看嘛。”张女士越听越有兴趣,兴奋地跟丈夫摆谈起来。渐渐地,马悦凌的养生理念也得到了丈夫的认可。“她讲得这么好,干脆去买本她的书,慢慢看!”于是他们到书店买了一本马悦凌撰写的《不生病的智慧》。“这下可以好好研究养生了。”拿到新书后,张女士随身携带,只要一有空闲,她就拿出来翻翻。不到半个月,一本2厘米厚的新书,她就翻了好几遍。
按书提示
买了3条泥鳅来生吃
“咦?生吃泥鳅可以去虚火。”书中,一篇题为《泥鳅为我们健康开路》的文章引起了她的注意。马悦凌在文章中列举了好几个例子,说吃生泥鳅去虚火后,再采取进补的方式,吸收会好一些。“正好,我火气比较重,要不试试这方法?”4月底,张女士专程跑到菜市买了3条泥鳅,花了四五元。回家后,张女士将3条泥鳅洗净,去头去尾,清除内脏,剁碎。
生泥鳅有腥味,起初丈夫有些不情愿吃,张女士还对其进行了一番劝说。于是,两人就着一大杯白开水,用小勺子将生泥鳅一点点吃了下去。
生吃之后
没“寒凉” 反倒“发烧”
“咋没有寒凉的感觉呢?怎么跟书中写的不一样呢?”泥鳅下肚后,张女士和丈夫没有任何感觉。当时,张女士也没在意,一直等着“寒凉”。哪知,她和丈夫却等来了“发烧”、“肩膀酸痛”等症状。
5月4日,丈夫发烧了。她赶紧找来感冒药、退烧药给丈夫服下。可第二天,张女士自己也发烧了,两人到医院开了一些感冒药。奇怪的是,两人吃了药后情况并未好转,一直还发烧,并且出现全身酸痛。12天后,两人不得不再次来到医院做全身检查。“你们是不是吃过生泥鳅?”医院门诊感染科杨主任问了一句。“就是,我们吃了。”“赶紧住院!”杨主任说,医院之前已经接收了几名与他们相同病状的人,都是吃了生泥鳅。
这时,两人才感觉事情有些严重了。在医生的指导下,他们到四川省疾控中心进行了寄生虫检查。结果出来了,呈阳性,他们体内都含有寄生虫。此外,通过腹部增强型CT检查,张女士丈夫的肝脏还发现有阴影。
这一结果,让张女士和丈夫后悔莫及。“我们已经出事了,只希望其他人千万不要再吃生泥鳅了。”昨日,张女士和丈夫感慨道。
目前,采取保肝、防虫措施后,他们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
无独有偶
吃一年生泥鳅 这次遭了
“听医生说,我好像是第9个因生吃泥鳅生病的人。”昨日,在张女士的介绍下,记者在旁边的一间病房内,见到了相同病例的陈阿姨。“生吃泥鳅,害人不浅呀。”陈阿姨说,去年7月,儿子买了一本《不生病的智慧》,作者是马悦凌。陈阿姨也看了《泥鳅为我们健康开路》一文。
随后,她和丈夫也开始生吃泥鳅。近一年以来,她和丈夫生吃了七八次泥鳅。“我老公寒湿重,书上说,生吃泥鳅有用,我就买了给他吃,顺带我也吃点。”陈阿姨说,今年5月1日,朋友从龙泉给她带了4条土泥鳅,她像往常一样,弄好后,与丈夫、儿子一起生吃。
5月13日,丈夫出现发烧、发冷、全身打抖、肌肉酸痛等症状。第二天,陈阿姨也出现了相同症状,吃了药后不见效果。
为了驱寒,陈阿姨自己熬了姜汤水喝,不料,喝完后居然流鼻血。
经医院检查,两人体内含有寄生虫。这时,他们才意识到生吃泥鳅的后果。“我儿子在外地,我已经电话通知他周末回来做检查,希望他没事。”陈阿姨说,她的几名亲戚都在生吃泥鳅,她已经打电话通知他们了。“千万不要再生吃泥鳅了。”(记者 胡莉 刁明康)
医院接诊
省疾控中心:接收100多个生吃泥鳅患者
“到现在为止,估计有100多人了。”昨日下午,省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副主任医师李彦说,从去年年初开始,陆续有市民前来做寄生虫检查。“他们都是吃了生泥鳅,体内都检查出含有寄生虫。”李彦说,这些市民反映,他们是看了由马悦凌撰写的《不生病的智慧》后,才开始生吃泥鳅“养生”的。“刚开始有这种病人,我们都做了登记,后来人太多了,就没有登记了。”李彦说,她从医16年来,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生吃泥鳅而染上寄生虫的病人。
李彦说,鱼、虾、蟹等属于浅水动物,体内含有线虫、吸虫类寄生虫。必须煮熟了吃,半生的或者生吃,都有可能感染寄生虫。
市二医院:因“养生”而住院有好些人
除了省医院、省疾控中心接收过此类病人外,成都的其他医院情况如何呢?成都市二医院肠胃科负责人表示,去年该科室便接收了好几位因为“养生”而住院的病人。“当时问病人吃了什么,病人回答,是看了养生方面的书,吃了生肉造成的肚子疼。”该负责人表示,为此,医生还专门给几位病人讲解了吃生食的坏处,并劝病人在依照养生书进食前,最好咨询一下医生,以免吃坏肠胃或者因此患上其他疾病。
★相关链接
“健康教母”马悦凌《不生病的智慧》被质疑
马悦凌,原名马秋红,1963年出生,以多年的亲身实践为代价,独创食疗、经络疗法,受众极广,研究民间中医治病、保健方法近20年,已经出版畅销著作《不生病的智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温度决定生老病死》三本著作。《不生病的智慧》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优秀健康图书”。被誉为“健康教母”的马悦凌说,99%的病都可以通过正确的食疗、保暖祛寒湿及疏通经络后治好。
但也有中医界人士认为其出版的三本书中谬误极多,甚至连中医的基本概念都不懂。其出版的《不生病的智慧》等书籍,被部分网友称为“是把大众杂志上的科普文章、中专级别的中西医教材、一些医学杂志文章、医药广告小报,再加上自己的胡思乱想拼凑在一起的产物。” (四川新闻网)
[此帖子已被 悟极之道 在 2011-5-17 0:28:25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