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title class=title>
重症肌无力母亲收到捐款2.5万 仍缺十余万
</DIV><DIV style="MARGIN-TOP: 0px; HEIGHT: auto; MARGIN-LEFT: 0px" id=des class=contentInfo>
2011-03-16 10:51 来源:大洋网 作者:涂端玉 </DIV><DIV class=contentShow><DIV style="COLOR: #000000; FONT-SIZE: 14px" id=article_info>

很多热心读者前往医院探访曾莉。(资料图片)
新闻追踪
本报讯 (记者涂端玉摄影报道) 3月11日,本报都市版独家报道了《重症肌无力母亲无钱医病“等死”》,文章一出街,就有很多热心读者前往医院探访可怜的妈妈曾莉。她的病情已稍有好转,昨日上午记者探访她时她不断努力抬手示意,而据医生介绍,余下缺口仍达十余万元。
出差男士留下2万元现金
“《广州日报》对我老婆的报道反响太大了,很多好心人都是红着眼睛、声音哽咽地来看我老婆。”曾莉的丈夫小陈(化名)握住记者的手,脸上带着笑容,眼睛却已潮湿。
小陈是个细心人,虽然所有捐款者均未留下姓名,但他还是一笔笔都记下来了。“有一个14岁的姐姐和一名8岁左右的妹妹当天下午就到病房来看望了我老婆,两人都身穿校服,应该是放学后直接赶来的,当场掏出800元零花钱,说是给曾阿姨看病的。”
曾先生则是独自一人找到病房的。“他说他刚好出差到广州,早上买了《广州日报》,读完报道后就直奔医院来了。”小陈告诉记者,曾先生当场留下2万元现金,还客气地表示:“身上只带了这么多,是我的一点心意”。
“昨天中午的时候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来找我,留下1200元钱;还有一位50多岁的女士,捐了2000元钱,还带来了自己平日里珍爱的音乐磁带送给曾莉;今天早上又有一位市民赶到医院捐了1000元钱……”小陈表示,目前收到的捐款已有2.5万元。
治疗费仍缺十几万
记者昨日看到,曾莉的唇色已稍有血色,四肢也较之前有力。她看到记者后一直微笑,并努力抬右手示意,轻轻在记者耳边说:“谢谢”。
“曾莉现在情绪非常好,这几天治疗效果很不错,右手已能抬挺高。”中山一院东山院区神经五科主任刘卫彬教授介绍,但病人需要进行四五次血浆置换,所以其医药费仍有十几万的缺口。
</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