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我们在谈话中接触到一个严重的问题时,我们会忽然改换话题。或者离开那个地方,不再与人在一起。又或者故意避到洗手间里去。2、在与人约会时,常常有意迟到。3、以生病为理由,避免见人。4、故意忙碌地工作,不理会人。5、浪费时间,不去接触应该面对的事。6、双眼不望在应该望的地方,而望去别处。7、避免思考,乱翻杂志。8、做什么事都拒绝用心。9、花很多时间吃东西抽烟。10、编造理由,停止与人交往。11、有意无意地弄坏家中的东西。 除了以上这些情形外,我们有时也用言语来抗拒,常常这样说: ‘这是没有用处的。’‘我的家人不会明白。’‘要改,我就把整个人都改过,最好把我的姓名也改了。’‘没有疯狂的人,不需要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电影明星所玩的玩意。’‘没人对我的问题会又帮助。’‘人们不了解我为什么常常要发愁或发怒。’‘我的情形与别人的情形不同。’‘我不想去麻烦别人。’‘事情自己会解决的。’‘我之所以不做,是因为没有其他人这样做。’ 人的抗拒力,除了常常用以上这些行为和言语表现出来以外,还会用一种坚决的意见来表现。那些意见,一般来说,都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却胡乱给自己用上了。它们是: ‘那些不对的事,完全与我无关。’‘对我来说,这很不合适。’‘那样做不够伟大。’‘精神修养高的人,也会发怒。’‘人人都不会这样做。’‘我不需要爱情。’‘那太傻了。’‘那地方太远了。’‘又太多工作要做,这事没法做。’‘要花那么多钱,太昂贵。’‘花的时间太长久,不好。’‘我不信任它。’‘我不是那种人。’另外,我们也时常别人身上找理由,很又借口地来抗拒一切。我们会说: ‘上天都不会赞成。’‘这要等到上天批准才可以。’‘那时环境不对。’‘他们不让我改变。’‘我没有适当的老师和书本。’‘我的医生不赞成。’‘我做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我不想被他人操纵。’‘这完全是他们的错。’‘要他们先改变了,我才改变。’‘你们不明白我。’‘我并不真想伤害他们。’‘它和我的信仰相抵触。’ 还有另外一些借口: ‘我太老了,改不了了。’‘我还年轻,要改也不急。’‘我太肥,没法改变。’‘我太瘦,只想能够肥一点,别的暂时都不想。’‘像我这样长的太高的人,怎样改变也不会变矮一些,改来做什么?’‘我的性格,像我的身体一样,太矮,变不了。’‘我太懒,不想改变。’‘我够强,不必改变。’‘我太弱了,没有能力改变。’‘我很蠢,叫我怎么去改变。’‘我相信我很精明,没有什么需要改变的地方。’‘我太贫穷,生活都照顾不过来,还说什么改变不改变!’‘我太没有价值,改变了大概也差不多。’‘我太不重要了,改不改变都没有关系,还是就这样算了。’‘我对我自己很认真,我不会轻易就改变的。’ 拖延、推诿,也是抗拒的一种表现:我迟些时候会做,现在不急。’‘我现在的精神不够。’‘我现在没有时间。’‘抽出太多时间,那会妨碍工作。’‘这是个好意见,让我慢慢考虑。’‘我有太多其他的事情要做。’‘我明天再想一想。’‘等我做完了要做的事再说。’‘现在不是时候。’‘已经太迟了。’ 不承认自己需要改变,也是一种抗拒: ‘我没有什么不对。’‘做什么都解决不了问题。’‘我一向这样,没什么大不了。’‘改变又有什么用处?’‘只要我不理会那问题,那问题便自然会。’ 抗拒力中最大的一种,是恐惧——恐惧自己不熟识的一切,恐惧这样、恐惧那样: ‘我还没有准备好要改变。’‘我可能会失败。’‘他们可能会拒绝我的要求。’‘不知道我的邻居会怎样想?’‘我不喜欢把自己的心事讲给别人听。’‘我不敢对我的家人说。’‘我的知识不足够。’‘我可能会受到伤害。’‘我不想改变。’‘我不该花钱看医生。’‘要我看心理医生,我宁愿去死。’‘我不想任何人知道我有问题。’‘我不敢表达我的感受。’‘我不想谈论我的问题。’‘我没有精力去做。’‘如果我做了,后果不知会怎样。’‘我怕这样会失去我的自尊。’‘这是很困难的。’‘这可能会使我失去朋友。’‘我不信任任何人。’ 我的职业,使我接触到很多有问题的人,也听惯他们常用以上的话,表示出他们的不愿意改变。 有一位女士到我的诊所时,大大迟过她所约定的时间,她诉说她的身体各处疼痛。因为意外,她弄伤了她的背、颈和膝。 在她诉说的时候,她完全困难,但当我对她说让我来和她说几句话时,她便立刻坐立不安,从一张椅子上,转到另一张椅子上,跟著要去洗手间,又想要打电话,令我总不能在她的问题上作出讨论。 最后,她说她的姊姊和母亲,也都曾经因为意外,伤过两次背,他们都没有和人讨论过问题,所以她也不想讨论。 其实她不只是身体疼痛,抗拒力也很强。 另外一个来向我求助的病人,对我说他自己很精明,懂得怎么投机,能得到很多钱。但是他也非常闹穷,时常交不出房租,甚至没有钱装电话。我要他改掉坏习惯,停止投机。他坚持说,除非在生命中出现好事情,那他才可以改,否则,他不能。 一个人既有投机的坏习惯,又不会善用金钱,他的生命,又怎能出现好事情?用那样的借口来抗拒改变,无非时自欺欺人而已。有些人,自己不改变自己,只一味地要他们的朋友作改变,这分明也是一种抗拒的表现。譬如:有一个人来到我的地方,和我谈过话后,才知道我是一个不用药物治疗的精神治疗医生,非常吃惊。因为,他的朋友叫他来看我,这次的医药费,也由朋友赠送,而他却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心理方面的问题。 又有过一个人,来请我去他的朋友处,治疗他的朋友。我去了,却发觉他的朋友,完全不知道这会事;他完全没有这种需要。 当我们看到一本好书、一出好戏、发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或吃到什么美味的东西时,我们常常会想和我们的朋友一起分享。但是,我们自己需要改变,去不可以勉强别人改变。要自己改变,已经是很困难的事,又怎能强求他人去改变呢?尤其是当他人完全无意改变时,那就更不可能。如果一定要这样做,只有徒然伤害了彼此的友情。 我也只帮助来向我求助的人。我自己的朋友不会去要他们改变。 我们常常做同一件事,形成习惯、变成需要。 这种需要来自我们的信念。需要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属于积极,一种属于消极。我们因为信佛而念佛,因为念佛而定力、得到智慧,因此我们念佛的习惯事好习惯。需要念佛,属于积极。 我们每天早起,做早操,呼吸新鲜空气,形成一种需要、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和需要,带给我们朝气、健康,它也是积极的。 相反的,有些人每天的需要和习惯,事属于消极的。例如:每天都吃肥肉、每天都抽烟、每天都挥霍金钱、每天都饮酒……甚至会需要不正常的异性关系、需要骂人、需要和不良的友人交往;更有甚者,就会连犯罪都有需要,习惯于时时都做危险和不道德的事……。 他们也许已经自己向自己说过很多遍:‘我再不这样做了!’可是,话刚说完,又去吸烟、又去饮酒,又去做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别人的事。 尽管他们也曾一再责怪自己:‘一点意志力都没有!一点改进心都没有!实在太不像样!’ 那又有什么用?徒然知会加重已经背著的内疚包袱,仍然是老样子。 不论他们的生命发生了那些问题,需要解决;那些问题,都只是一个表面的病征,一个结果的外露。要想消除这个病征,却不在这个病征的发源处下手、找寻问题的根底,那是没有用的。 一般人都认为,只要发生问题的人好好地运用他们的意志力,来应付他们自己的问题,未始不可以成功。这样想,未免太天真了!如果他们在某一个时间,放松了他们的意志力,那他们的问题,不是要再度出现吗? 没有根的意志力,不会屹立不倒。肯放弃 我对我的病人说:‘你一定有一种不良的习惯和需要,才会令你遭遇现在这样的情境,如果你没有,便不会如此;让我们来合作,想出办法对付。第一步,你要肯放弃不良的习惯与需要。当你确定它没有做那些事的必要的时候,你就自然不会再想吸烟、再想去吃太多的油荤、再想去结交坏朋友等等那些伤害你自己的事了。’ 对人有益的箴言是:‘我愿意放弃,放弃不良需要。’这句箴言,每一个有难题的人都可以用。既然肯放弃,便要跟著想下去,你肯放弃的是什么?一个人有坏习惯,自己很清楚,既然原则上你肯放弃,就不能再继续犯那种错误。 但假如你对上面这句箴言都有抗拒力,那你的确很难改良。这句箴言,无论如何,你都应该听从。 我要再一次提醒大家,想转弱为强、转败为胜,最大的秘诀只有一个:就是愿意放弃以往的坏习惯。一定要先告诉自己:‘我愿意放弃!’这在佛家来说,就是‘破执’,执著是不好的,所有不好的执著,都必须破。 人常常在自己四周,不满蛛网;这些蛛网,阻碍人的进步,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要消灭蛛网。你有无曾经用手去解一团乱线的经验?如果有,你一定知道,如果你胡乱地拉扯线的话,就一定会使得这个线球,越家难解。你必须很仔细、很有耐性的去解那线球,不然你便越弄越糟。这和你解心上的结一样,如果你想解开你心上的结,一定要很有耐性地去解,最好是多请一个专家帮忙。而最要紧的,是你得在整个解结得过程中,都保持愉快、充满信心。 只要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就会开创出我们理想得将来。只看表面得征象,而不理会内心得信念,并不能对症下药;只有发掘出生病得原因,才不会徒然浪费精力,毫无用途。 我们得每一种,不论它是心理病或是生理病,都有一个来源,这才是我们要密切注意得。 有些病人认为自己‘活著没有什么价值’,连生了病都不肯即时去见医生,要拖延时日,耽搁再三。在他得下意识里,有一种对死亡得向往,这就是他生病的根了。这个根源不除去,即使没病,也会弄到自己有病;小病,也会拖延到变成大病,为他自己种下祸根。 如果医生只为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对他绝对不是办法。好比一棵植物,它的根发生了问题,你想救它,却只在它的枝叶上做工夫,那又有什么用处! 其实人人都可以成功 我有一个学生,做人很失败,但他却很喜欢人们都注意他,所以他每次上课,都要迟到,他以迟到来使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 原来他在家里,排行最小,什么事都由哥哥姊姊领先,他从小就眼望著哥哥姊姊们优先取得需要的东西,最末一个取到东西的,总是他。他在一旁等待、向往,成了习惯。直到现在,他也从来没想过会比别人先占优势,所以索性退缩,不进取;而每当他人得到成功的时候,他也不和人家一起庆祝,从不与人同乐。他会自怨自艾: ‘为什么他们能得到,我却从来都的不到?’ 他不去发展自己的才能,只羡慕他人的成功,他一天比一天的感觉到自己没有价值,以至在颓丧消沉中生活,一点都不像一个年龄正当奋发有为时的青年。 和他相反的,是我的另一个病人。她是位女性,年龄已经七十九岁。 以前,她一直都以教学生唱歌维生,而她的多位学生,都一一在电视上出现,做了广告明星。她告诉我,她也希望能在电视上出现,能做广告明星,像她的那些学生一样;但是因为年龄关系,她不敢想、也不敢试,深怕自己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我非常高兴她有这个志向,告诉她说:‘如果你想做,为什么不试试进行?我想你觉得做电视广告有趣味,外面有很多商人,正在寻找像你这样的人,来替他们做广告;你可以挺身而出,探探他们的意思,很可能你也能在电视上做成广告明星啊!’ 她听了我的话,有了勇气。她打出了多个电话,和有关方面接洽,她在电话中向对方说:‘我是一个很年老的妇人,我希望能做一些电视广告。’ 不久之后,她果然有了这样的机会。她的广告片,上了电视。而且,从这一次的露面,她一炮而红,以后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这工作,她真的做成了电视广告明星。 很多时候,我都在电视上见到她,有很多杂志,也登著她的照片。 不论你年纪多老,照样可以成就新的事业;对做事越有趣味,成功的机会便越大。 反之,若是人永远退缩、缺少信心,那她即使年少,也不会成功。 自我批评不可过分 自我批评,并不会改变我们的拖延和懒惰。我们不该把我们的力量,用作批评我们自己,而不去把它用作解放旧的思想习惯、培养新的思想习惯。 我们应该有这种信念:‘我愿意放弃“认为自己没有价值”的旧思想。我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行善,便自然会得到所有美好的东西。我喜爱自己,珍惜自己、接受改变,因缘会帮助我成就所向往的一切。’ 请告诉自己:‘我要花多少天的时间,来实现这些信念;不停的想佛菩萨的慈悲,那么,我的拖延和其他坏习惯,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减少。’ ‘从我的内心里,发掘出我的佛性,不再自私萎顿;整理我的思想系统,把旧的、坏的除去,把自己的长处,发扬出来。’ 如果你果真时时反覆以上的信念,那旧一定能帮助你自己改变生命,抛弃不妥的旧思想,你的境遇自然会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种善因,得善果’;这个定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何必要再浪费时间和精神,把自己看得一文不值?即使我们有错,也只是因为在我们的思想上,有不正确的意念的缘故,是那些不正确的意念,使我们做出不正确的事。所以,只要改变我们基本的思想和意念,就再不会如此。 大家务必要认清:你的问题,都来自你的思想,不过,你尽管放心,因为思想是可以改变的。 ‘学佛是改进思想的最好方法之一’,我向大家提议。 佛学告诉我们,世事无一不变,好的固然可以变坏,坏的也可以变好。学了佛,既可以变好,也不怕变坏,去除患得患失的心情,想想俗世本来一切俱空,又有什么好紧张的? 人只要坦荡,不急切求名求利,以‘戒’、‘定’、‘慧’的功夫,一心为善,自然会生活得一天比一天好,身体也一天比一天的健康,能够尽情享受这一世的人生,更为下一世铺好平坦的康庄大道。 我们不必担心自己的成败,以免愈想愈糊涂;我们只要以他人为借镜。因为,别人的成败,值得我们深思、启发我们。多少人呼风唤雨,威震八方,到后来他又怎样了? 多少人情场得意,不胜喜悦,到后来他又怎样了? 多少人健康如牛,顾盼自豪,到后来他又怎样了? 人拥有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又何必羡慕人家? 佛陀放弃王子的荣华富贵,苦修度人,赤手空拳而得大成就;他是我们最好得榜样,能够向佛学习,我们的生命,也会焕然一新! 对人对己要仁慈 我有一个病人,每当她不开心的时候,她不去面对令她不开心的问题,而只是去吃很多很多的食物。但在吃过以后,她又憎恨自己,恨自己为什么又吃这么多东西,使自己胖得那么不可收拾! 她有一个爱吃东西得历史,那是她得家长鼓励出来得。当她还是小孩子得时候,她就常吃其他人吃剩下来的食物,不论甜的碱的、正餐还是点心,她随时都吃得下。她得家长见到这种情形,便称赞她好胃口,由衷喜欢她吃得多、长得胖,在别人面前,很是神气。 她就这样由小到大,养成了大吃得习惯,终于使自己肥胖得连多走一步路都不方便。尽管她现在已经知道她不需要吃这么多,也不可以吃这么多,但已积习难改。她的问题和她的大吃,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 三岁大的小孩子智力有限,家长所教的,不论属于消极还是属于积极,他们都会完全的接受,以为这些教导全部正确。一般人后来的经历,都根据他们三岁大时候的教导展开,而且家长怎样对待三岁大时的他,他也会怎样对待他将来的小孩,甚至同样对待长大后的自己。 人们责备自己,像把自己当三岁的小孩。其实,责备一个三岁的小孩子已不应该,何况自己并非小孩!大人应该仁慈地对待小孩,自己也应该仁慈地对待自己。 适当的悔悟是好事情,责备自己、憎恨自己就不对了,有人因为自小养成恐惧心,到大还这也怕、那也怕,整天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自己责备自己、憎恨自己,那是于事无补的。只要想想,如果一个小孩子在你的面前,他觉得很害怕,你会怎样待他?你是否对他发怒?还是伸出双手安慰他,使他得到安全感? 可能在你小时候,你家中的成年人,由于太忙太没有时间,不知道怎样好好来安慰你,可是现在你已经长大了,应该知道怎样做了,你又怎么可以再对三岁大的小孩忽略,不去安慰他?不去使得他得到安全感?那不是太无情、太使人伤心吗?何况那三岁的小孩,就是现在的你! 以往发生的事,以成为过去。现在,你应该好好的待你自己,因为如果你不好好的待你自己,人家也不会好好的待你。 一个充满害怕的小孩,需要的不是责备,而是安慰。责备自己,只会令自己更没有信心,更加觉得四处都是绝路。 我们的内心,有时的确很像一个小孩,当这个小孩感到四周很不安全时,就会招来很多麻烦。 每一个小孩子都怕人家看他不顺眼,被轻视的感觉是很不好受的,而每一个长大成人的人,也同样害怕被人轻视、被人责备。 请对你自己,像对小孩一样,充满仁慈心吧!小孩需要爱,需要得到别人的赞赏,你也如此。只有在得到了爱和赞赏以后,你才能发展你的最高潜力。 ‘众生皆有佛性’,佛赞赏你,你也要学佛一样,赞赏别人、赞赏自己。 第七章 怎样改变 世上最有用的学说,是能指导人如何去改变自己的。如果他做不到,那就是没有用的学说。我很喜欢受指导,因为我是一个实际的人,活著就想活得好一点。要是那个学说不能说服我,对我来说就完全没有用,不为我所接纳。人在基本的需要上,最希望获得指导的事是: (1)培养能力,使我们愿意解除旧思想、戒掉坏习惯。(2)控制自己的心意,存善去恶。(3)能宽恕自己、宽恕他人,解救自己、解救他人。 以上三项,看上去似乎很难做到,其实不然;如果人能依照佛陀的指导,切实地去做,就绝对可以办到。即使不那么顺利,经过一段艰苦的克服时期,功效必然会明显地出现。 当然,在这世界上,还有很多地区、很多人无缘听到佛法,要自己摸索进行,那他们的困难就会更多一点。他们在尝试去戒除一些旧习惯的时候,往往整个情况会显得特别糟,其实这并不表示改变得不好,只是在改变的开始,情况总是会显得更糟,因为本来隐藏著的污点都浮现到表面上来让你看到。 能变总比不变为好,我们只愿意开始改变,迟早会起作用,决不可以稍受挫折就此停止,一定要继续奋斗下去。 现在,我举出一些实例,看看别人发生了什么事。以下都是我亲耳听到的话: ‘我正在改变,希望能使我的经济繁荣起来;谁知我竟然接连损失了两笔金钱。’ ‘我正在改变,希望使我的身体健康;谁知我一个月里,竟患了两次重伤风。’ ‘我正在改变,希望我能够在工作上表现出我的能力;谁知我忽然失去了原有的工作。’ ‘我正在改变,开始戒烟;谁知在戒烟期内,和一个最好的朋友吵架。’ 他们这些在改变中遇到的问题,实在与他们的改变,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他们大可不必因此而感到沮丧。改变既已开始,就要坚持到底,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守的云开见月明’。 成功既不是原地踏步就能达到,也不是刚一起步,就垂手可得。道路常常并非宽坦的,既然立志要改善自己的经济,接连损失两次金钱算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推断出两次损失的原因,以后就不会重蹈覆辙;转亏为盈的机会,大大增加。再继续努力下去,经济繁荣的目的就一定达到了。 和女朋友吵架吗?没问题。吵架其实也能帮助认识对方,并不是什么坏事,更不是爱情的致命伤;如果能够在一场大吵以后,解开了问题的症结,对于双方的关系就会更进一步,这只在于双方是否真又诚意,双方的沟通,发不发生问题而已。如果既有诚意,又能沟通,那么爱情的花一定盛开。 男女之间是如此,朋友之间也是如此。吵架和戒烟,相信毫无关连,只要朋友真挚,吵翻了还是会重修旧好的,甚至比没吵架以前,更认识到这段友谊的可贵。 至于忽然失业和接连两次重伤风,问题想也都与改变自己无关。人家裁员,是因为有不得不裁员的理由,重伤风更完全是自己抵抗力弱和感染病毒的关系,那些都只是时间的巧合而已。 总之,改变是需要的。人的周遭时时都在改变,人的机能也刻刻都在改变,你执著现状,想丝毫不变,如何可能?人要是不去适应生命,生命就会低落,沉沦到底。 其实,我们人人都在改变,没一个不在改变,所有存活的人,都在努力改变中。不过,有些人是稍觉不对就改变,有些人要等到大事不好才改变罢了。 一部机器需要加油时便立刻为它加油,自然比机器用坏了要拆开修理省力得多。人在使用机器时,能及时加油保养最好;用坏了再修理,多花时间,多花精力金钱,才可以重新使用;但如果听其自然,完全不加理会,那机器就只会变成一堆废铜烂铁,对你一无用处了。 想想机器、想想自己,你曾为机器加油吗?你曾为机器修理吗?你曾为自己去恶存善、求取改进吗?当你‘确定’了需要改变时,第一件所要做得事,就是去‘实行’改变。 怎样实行改变?首先想一想,在你得生命中,有那一样是急于要被改变的?想到了以后,不妨走到镜子前面,望著镜子里的自己,静静地告诉自己:‘我现在已经知道,所有令我不满意的情况,都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所以我一定要改变,把我所有不好的想法、做法都改掉。’ 当然,不对镜子也可以,你可以自己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一遍、两遍、无数遍。你既有了改变的意识,用上面的方法能唤起你的潜意识。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高出几倍,两种意识一起合作,就能把你的智慧统统回复了。 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实行改变的具体方法,只要诚心肯去改变,愿心坚强,我们的潜意识将会感召改变的‘因缘’,让我们随缘而改变。 我们的一思一想、一言一行,都能与外界感应,发生影响。而我们自己最大的力量,是在‘当下’。我们现在的思想行为,可以断定我们的将来;所以大家不要害怕改变,要勇猛精进,革除一切坏习惯。 你的心意是一样工具 人在精神方面,不止只有一样心意那么简单,心意以外,还有很多未发掘出来的智慧和力量。 你可能认为你的心意操纵你的一切活动,我们一向以为如此,也习惯于让自己的心意这样想;只是这样一来,你的心意就自然认为它大到不得了,它要怎样你都不能不听从。其实,你可以驾驭自己的心意,重新训练它。心意如果被真诚地训练了,它可以成为听从你的一样有用工具。你的心意成为你的工具以后,你要怎样使用它都可以,你现在使用的心意只是个习惯性的心意,而习惯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一定要肯去改变心意,明白心意可以被重新训练,使它成为积极的工具。 暂时把你的思想意念停顿,只真诚的想一想这个概念:‘我的心意能成为我的工具,我怎样去使用它都可以。’ 你决定了新的思想,在你的将来便会实现一切;如果你坚决认定自己不能改变坏习惯,那么这也就成了你的事实。所以,我们不妨明智的使用心意这个工具,清晰地告诉自己:‘我觉得我可以改变,而且改变越来越容易。’这并不是什么胡思乱想,事实的确使如此。 有位长期患失眠症的人告诉我,她长期以来一直都放任自己上床以后,就把白天所经历的事,在枕上反覆思想;如果有人刺激过她,她就更要一遍两遍的重温当时的情景,思前想后、痛定思痛、无休无止。所以她半夜睡不著事常事,一夜都不合眼也不稀奇。她以为她不得不如此,因为思想和睡眠都不受她的指挥。 后来,她听从了我的劝告,控制心意,她一上床便告诉自己:‘要想的明天再想。’‘我的脑子现在休息。’每次思潮涌来时,她都一下把它推了开去。 这办法对她发生了效用,她的失眠症痊愈了。她很兴奋地告诉我说:‘原来我真能控制自己的心意。’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我们的内在,有一种非常大的力量,以前我们并没有去发挥,等到一朝发挥她的威力,就会知道改变简直毫不困难,一旦跨出第一步,以后真的会越来越容易。 人们常常误解,以为自己的心意在控制自己,自己拿自己没有办法,怨都没有用,这真是大错特错。事实上,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心意,可以像使用工具一样的使用它们;只要你不和坏习惯妥协便可以。如果你放任自己,老是认为:‘改变是多么的困难啊!’你的控制力就会失去了。你一定要对你自己说:‘我的一切,都操在我自己手里,没有什么事办不到,人家能够改变,我也可以。’ 大家都知道,吸毒是一件十分严重的事,因为吸毒能够上瘾,上瘾以后,那个人便完了!他所赚的钱,永远不够他买毒品之用,他不再能够工作、不再保有自尊,他的心理和生理都受到摧残,很多人就此一失足成千古恨,再难自拔。但是,世上也不乏苦海回头,而终于脱离苦海的人;虽然那样的人不多,也足可以证明:只要肯改变,毒瘾也奈何他不得。 ‘人定胜天’,从古以来就有这句箴言。这句箴言告诉我们:一切主权,都操在我们自己手里,即使我们注定要受苦,也可以用行善来改变我们的生命。小小的一些坏习惯,改掉它就算了,难道任它害自己一世那么长吗?‘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你是想召祸还是召福?就悉听尊便了。 不过,改变虽不是不可能,却也并不是太容易。因为人所有的坏习惯,不单是现世所养成,甚至还有前世的积习;所以我们除了决定改变以外,著实要准备多做一些功夫。 毅力第一,坚持到底是必须的。吸毒之人,谁没有戒过毒?但他们没有坚持到底,所以才不成功。只有坚持到底,戒毒不会不成功。 想像你有一个小孩,你一向让他几时上床睡觉都可以,但你现在忽然改变了主意,要他每天晚上一到八时,就一定要睡觉。在这个命令之下,你想这个小孩在第一晚八时的时候会怎样?他可能会对这规定反叛,甚至会哭喊吵闹,是不是?假如你心肠一软,主意不定,宽免他这一次,那你的小孩以后便会再用哭吵来控制你,永远不服从你的规则。 相反的,如果你镇定地对孩子表示,这个规则是为他好,他一定要遵守,那么,这小孩的反叛,便会越来越少。当他准时上床两三天以后,他就会很习惯,从此改变了他的起居作息。 我们的心意也像这小孩一样,如果你想去改变它,开始时它当然想反叛、不希望被重新训练。记著,有控制力的是你,如果你集中而坚决,不被那种心意所动摇,那么,不久的将来,你就会如愿形成一套新的思想行为。 你若是能够认识——你并不是你思想的受害者,而是你心意的主人,那你便将会觉得很快乐,很快乐。 练习松弛 请你一面体会我所说的话,一面作一个深呼吸练习松弛。 首先,深深的吸入一口气,然后呼气,在呼气的时候,你要尽量放松、放慢,不留丝毫紧张,好像非常悠闲。让你的头顶、额头、面部肌肉等,都完全放松(就是在平时,你的头也并不需要紧张,尤其是在你阅读的时候。相反的,如果你的头部松弛,你会觉得阅读很舒适,很容易)。 跟著,把你的舌、喉和肩都放松,你的手臂、手,也要放松。即使你手握书本,也并不需要著意用力。接著把你的背部、胃部、腹部……一处一处的放松。让你的深呼吸带给自己十分轻安的感觉。 最后,是放松你的双腿、双足。这样做后,你的身体全部都放松了,和先前还未放松以前,有了很大的分别。 你现在会明白,原来自己的身体一向都那么紧张。是你把自己的身体绷得那么紧张,这表示你把你的心意也同样地绷得非常紧张。当你完全放松了以后,你可以告诉自己:‘我现在已经不再紧张了。我已经让紧张离去,让所有得恐惧心也离去;我可以不再怨恨、不再惴惴不安、不再伤感,所有那些令我不快乐得感觉,我都在放松中让它们远远的离开了我。我现在很轻安,我对自己的生命和周围的环境,都觉得很好、很安全。’ 请把这种练习,每天都重复的做上两三次。多多去享受那种松弛后轻松愉快的感觉。假如你有困扰的思想出现,随时可以再做这种练习,把困扰赶走,是你永沐于轻安愉悦之中。 每一次放松,时间大约以十五分钟左右最为适宜。 当你做这种练习的时候,可以靠在一张椅子上,舒适地坐著进行。当全部肌肉由上至下都放松了以后,你可以想像自己是在一个海滩上,阳光和煦,清风徐来,海浪由远至近来到你的身前,穿过你的身体继续前去,你不必回避它,它远远的来,又去得远远。那海浪和你缓慢得深呼吸,节奏协调,令你尘念全消,仿佛正在佛得慈光庇护之中。 不论什么人,做这种松弛练习,都对身体有益,可以未病防范,有病治病。 适当的发泄 人在平时能够得到放松,在情绪不好时,能够得到疏导,那就对生命非常有帮助。有时候,适当的发泄,也大有裨益。我有过一次经验,是在多年以前。 有一次,我的双肩突然产生疼痛,接连痛了两天。起先我以为它自己会好,不去理它,但几天了,疼痛依然。最后,我只得坐起问自己:‘究竟是什么不妥?怎么会老是这么痛?’我的感觉像火烧一样,那种滋味令我难受得很,我想我的疼痛,一定是由怨恨引起的。 我一时无法了解我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怨恨从何处产生?于是,我便将床上的两个大枕头,拿来出气——用力的槌打那两个大枕头。当我槌打了十多下的时候,我忽然明白了我为什么会有怨恨。我只有继续的、更大力的不断槌打那对打枕头。 当我打完以后,我感觉自己舒服多了,跟著,我的双肩居然没有再痛了。 很多人不知道宣泄,只会郁闷,那对由心情闹出来的病痛,丝毫没有帮助。很多人都为了以往发生的事,到目前都不快乐。他们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在过去没有做某一件事,或做错了某一件事;也有因为以往曾拥有过东西,现在失去了,所以很不快乐;他们有的曾经在一次恋爱中被伤害过,直到以后仍旧不愿接受爱情;他们以往遇到不愉快的事,就认定这些不愉快的事还会卷土重来。 有一些人,因为过去受人欺骗,所以到今天仍旧害怕和人交往,更没有能够宽恕以前欺骗过他们的人。 还有一些人,只为了年轻时候曾经经受到同学的排斥和奚落,到后来都一直为这种事伤心。 更有不幸已经离婚的人,对生命永远感到残缺。 也有因为第一次恋爱失败,所以再不肯重入情关。 还有一些人,曾经偷了一些东西,到后来,虽然没有重犯,也一直在惩罚自己。 他们不知道,抓住以往所发生的事情不放,知会令他们更伤痛。过去的已经过去,谁也不能再改变它。如果我们执著「过去’,不肯释怀,那么我们的思想便离开了‘当下’,不再能集中精神,改变生命。 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回头’指的就是不要执著、要改变。相反的,若是不改变,就只有永远沉沦在苦海之中。 是的,我们很可能自己失足坠海,也很可能被人推跌坠海;坠海本来都不是我们的错,但是,我们如果不设法从海中回到岸上,分明有人想救你你也不听,那就是你的不是了。 人人生命中都有怨恨,但是,怨恨要一个一个的化解,让它消失于无形;千万不能一个一个的堆积起来,而埋葬自己于‘怨恨堆’中,愤懑一世。 我们要清理我们的思想渣滓,使它不再停留在我们心意中,使我们不快乐。想明白些吧!它其实只是一个垃圾,已经再不能发挥力量来伤害我们,我们又何必所把那枝曾经由别人拿来打过我们应该一脚把它踢走,抛得远远的,永远忘记它才对。 先哲说过:‘一切的回忆都有毒,不论这回忆是痛苦还是甜蜜’。人可以‘记忆’,而不必‘回忆’。如果我们能放开对过去的回忆,我们就生活在‘当下’,可以享受生命,开创美好的将来。 请用一张纸,把所有缠扰你的往事,都记下来。写完以后,不妨问问自己,你有没有没有决心把这些往事淡忘?究竟要怎么样,你才能够超越它们?你认为你应该永远受它们的支配吗?你不能多做些有益的事情,来赶走这些有毒的回忆吗?为什么别人可以把不愉快的往事淡忘,而你竟不能? 我们自己做了错事,失败了,不需要自责。可以弥补的,设法去弥补;无法弥补的,不妨抛开一切,再也不要去触动它。 你可以在佛前表明心意,说你已经知错,以后决不再犯。只要你真心真意,真正超越错误,一切众生都会听你忏悔,原谅你、帮助你再成长起来。 宽恕别人同样重要 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不如以大慈大悲的心肠赦免别人。 中国圣贤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使我们自己对人犯了错误,我们自然希望对方原谅我们,不要向我们施出报复的行为。既然自己不想受到报复。那当然就不可以报复别人。能这样做,你的行为无异菩萨,自然得到众生的赞叹;你的身体,也因此善念而发出一种愉悦之光,常能招感吉祥、如意的因缘。 你不单是佛的好弟子,你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你是知道的,你不原谅人,要想报复,等于手握屠刀。心存恶念会令你身体放出邪恶之光,这种光最能招惹邪恶力量,使你做出邪恶行为,一定要避免才是。